頻譜輻射帶寬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基礎檢測項目
1. 帶寬測量
- 定義:測量信號在頻域上的有效能量分布范圍,通常以-3dB(半功率點)或-6dB帶寬為基準。
- 檢測方法:
- -3dB帶寬:通過頻譜分析儀捕捉主頻信號幅度下降3dB時的上下限頻率差值。
- 占用帶寬(Occupied Bandwidth, OBW):計算包含99%信號能量的頻率范圍(依據ITU-R SM.328標準)。
- 適用場景:5G通信基站、藍牙/Wi-Fi模塊的發射機測試。
2. 輻射功率
- 檢測內容:
- 峰值功率(Peak Power):信號在最大幅度時的輻射功率。
- 平均功率(Average Power):信號在一個周期內的平均輻射能量。
- 儀器:功率計、接收機結合定向天線測量。
- 標準參考:FCC Part 15、ETSI EN 300 328(針對2.4GHz頻段設備)。
3. 頻譜掩模(Spectrum Mask)合規性
- 定義:驗證信號能量是否超出標準規定的頻譜模板限值。
- 檢測流程:
- 使用頻譜分析儀捕獲信號頻譜。
- 將實測頻譜與預設掩模(如5G NR標準中的UE發射掩模)對比。 3 判定邊緣頻段是否超標。
- 重要性:防止設備對其他信道造成鄰頻干擾(ACI)。
二、高階檢測項目
4. 諧波與雜散發射
- 檢測目標:
- 諧波(Harmonics):基波整數倍頻點的非預期輻射(如2次、3次諧波)。
- 雜散(Spurious Emissions):非諧波關系的離散輻射(如時鐘泄漏、開關噪聲)。
- 限值要求:CISPR 32標準規定不同頻段的雜散輻射閾值(例如30MHz-1GHz頻段需低于-57dBm)。
- 解決方案:優化濾波電路或屏蔽設計。
5. 調制特性分析
- 關鍵參數:
- 調制帶寬(Modulation Bandwidth):如QPSK、OFDM等調制方式的瞬時帶寬。
- 誤差矢量幅度(EVM):量化調制信號與理想波形的偏差。
- 測試設備:矢量信號分析儀(VSA)配合專用軟件(如Keysight 89600 VSA)。
6. 頻率穩定性與容限
- 檢測內容:
- 載波頻率偏移(CFO):實測載波頻率與標稱值的偏差。
- 溫漂特性:在極端溫度下(-40°C至+85°C)驗證頻率穩定性。
- 標準示例:ITU-R M.1177對海事雷達的頻率容限要求為±0.001%。
三、特殊場景檢測
7. 跳頻系統檢測(如FHSS)
- 檢測項目:
- 跳頻速率:驗證每秒信道切換次數是否符合協議(如藍牙BR/EDR的1600跳/秒)。
- 駐留時間(Dwell Time):單信道駐留時長是否滿足FCC限制(如≤400ms/20s)。
8. 瞬態頻譜分析
- 應用場景:檢測突發信號(如雷達脈沖、物聯網設備間歇性發射)的瞬態頻譜特性。
- 技術難點:需使用實時頻譜分析儀(RTSA)捕獲毫秒級信號。
四、檢測設備與標準
1. 核心儀器
- 頻譜分析儀:Keysight N9021B、Rohde & Schwarz FSW系列。
- EMC測試系統:電波暗室、對數周期天線、LISN(線路阻抗穩定網絡)。
2. 國際標準
- 通用標準:FCC Part 15(美國)、ETSI EN 301 893(歐盟)、GB 9254(中國)。
- 行業標準:MIL-STD-461G(軍用)、IEC 60601-1-2(醫療設備)。
五、案例分析
案例1:5G基站發射機測試
- 檢測重點:毫米波頻段(28GHz)的OBW及EIRP(等效全向輻射功率)。
- 挑戰:高頻段路徑損耗大,需波束成形校準。
案例2:無人機圖傳系統認證
- 檢測項目:2.4GHz頻段的雜散發射、占用帶寬。
- 問題定位:發現FPGA時鐘諧波導致5.8GHz頻點超標,需增加屏蔽罩。
上一篇:X射線檢測下一篇:控制極觸發電壓最大值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13
12
11
17
10
14
12
13
12
17
17
21
16
17
15
19
20
18
1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