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耐溶劑檢測的核心目的
- 物理性能劣化:如溶脹、開裂、變形或表面腐蝕。
- 化學性質改變:如材料分解、變色或析出有害物質。
- 功能失效:如密封性降低、電氣性能下降或機械強度損失。
二、關鍵檢測項目與方法
1. 浸泡測試(Immersion Test)
- 方法:將元件或材料樣本完全浸入指定溶劑中,在恒溫條件下保持一定時間(如24h、72h)。
- 參數設置:
- 溫度:常溫(25℃)或高溫(如70℃)以加速測試。
- 時間:依據實際使用場景制定(短時接觸或長期耐受)。
- 觀察指標:
- 表面光澤度變化、顏色遷移、溶脹率(尺寸變化≤5%為常見標準)。
- 質量損失(通過精密天平測量,質量損失≤3%為典型合格線)。
2. 擦拭測試(Wiping Test)
- 適用場景:模擬元件表面被溶劑清潔或意外接觸的情況(如電子產品外殼的酒精擦拭)。
- 方法:
- 使用特定壓力(如500g砝碼)的棉布蘸取溶劑,反復擦拭材料表面(如50次)。
- 記錄擦拭前后的表面磨損、劃痕或涂層脫落情況。
- 評估標準:
- 無可見損傷、文字/圖案清晰度為通過(如ISO 2409標準劃格法評估附著力)。
3. 耐化學試劑等級測試
- 依據標準:ASTM D543、ISO 175等。
- 步驟:
- 將試樣暴露于不同濃度酸堿、有機溶劑(如丙酮、甲醇、二甲苯)中。
- 檢測材料硬度變化(邵氏硬度計)、拉伸強度保留率(如≥80%合格)及斷裂伸長率。
- 分級判定:
- 等級1(無變化)至等級5(嚴重腐蝕),依據目視和儀器數據綜合評分。
4. 加速老化測試
- 目的:評估溶劑接觸后的長期穩定性。
- 方法:通過高溫高濕試驗箱(如85℃/85%RH)加速溶劑對材料的滲透與反應。
- 檢測指標:
- 密封元件的氣密性(氦質譜檢漏儀)。
- 連接器的接觸電阻變化(如±10%以內為合格)。
5. 成分析出分析
- 適用對象:醫療或食品級元件(需符合FDA、USP VI類標準)。
- 方法:
- 使用GC-MS(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)檢測溶劑浸泡后是否析出塑化劑、抗氧化劑等有害物質。
- 定量分析析出物濃度(如≤0.1%為安全閾值)。
三、常用測試溶劑選擇
行業 | 典型測試溶劑 |
---|---|
電子制造 | 異丙醇(IPA)、乙醇、丙酮、助焊劑 |
汽車工業 | 汽油、柴油、制動液、防凍液 |
醫療器械 | 戊二醛、過氧化氫、醫用酒精 |
工業設備 | 潤滑油、切削液、脫脂劑 |
四、結果評估與判定
- 定性評估:目視檢查表面是否有起泡、裂紋、褪色等缺陷。
- 定量分析:
- 尺寸變化率(游標卡尺/三坐標測量儀)。
- 質量損失率(精度0.1mg天平)。
- 力學性能保留率(拉力試驗機)。
- 功能驗證:電氣導通性、密封性等原位性能測試。
五、總結
上一篇:艦船電子設備環境試驗檢測下一篇:焊槽法耐焊接熱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2
17
11
16
16
18
20
21
19
17
18
17
19
18
21
15
25
21
19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