焊槽法耐焊接熱檢測
發布時間:2025-09-21 18:52:24- 點擊數: - 關鍵詞:
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,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、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,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,以客戶為中心,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,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。
立即咨詢焊槽法耐焊接熱檢測技術指南
一、檢測原理與目的
- 驗證材料(如基板、覆銅板、塑封元件)的耐高溫性能;
- 檢測焊接后是否存在分層、起泡、變形等缺陷;
- 評估元器件與PCB焊盤之間的熱匹配性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1. 外觀檢查
- 檢測方法:使用顯微鏡(20~40倍放大)或目視檢查。
- 評估內容:
- 表面分層、起泡、裂紋;
- 焊盤與基材的剝離現象;
- 焊料浸潤不良或過度氧化。
- 判定標準:依據IPC-A-610或JIS C 6481,缺陷面積不得超過規定閾值(如>5%判定不合格)。
2. 耐熱時間測試
- 檢測步驟:
- 將焊料槽溫度設定至標準值(如260±5℃);
- 樣品浸漬時間分為多組(如10s、20s、30s);
- 觀察不同時間下的性能衰減規律。
- 關鍵參數:
- T288時間:基板在288℃下至分層的時間;
- T260時間:持續耐焊接熱的最長時間(無失效)。
3. 熱沖擊循環測試
- 模擬場景:焊接工藝中的多次熱沖擊(如雙波峰焊)。
- 方法:
- 將樣品反復浸入焊槽(如5次循環,每次10s);
- 測試后檢查機械強度與電氣性能。
- 失效判據:裂紋擴展、電氣導通性下降>10%。
4. 電氣性能測試
- 檢測項:
- 絕緣電阻(IR)變化;
- 導體間短路/斷路;
- 高頻信號傳輸損耗(針對高頻板材)。
- 設備:萬用表、LCR表、TDR(時域反射儀)。
5. 機械強度測試
- 剝離強度:測量焊盤與基材的粘合力(單位:N/mm);
- 彎曲試驗:焊接后PCB的彎曲強度(依據IPC-TM-650 2.4.4);
- 焊點推拉力:評估焊點抗剪切/拉伸能力。
6. 微觀結構分析
- SEM/EDS檢測:
- 觀察焊料與基材的界面結合狀態;
- 分析金屬間化合物(IMC)的厚度與均勻性(理想IMC厚度:1~3μm)。
- X射線檢測:檢查內部空洞、虛焊等問題。
7. 環境適應性測試
- 預處理條件:
- 高溫高濕存儲(如85℃/85%RH,48h);
- 冷熱循環(-40℃~125℃,100次)。
- 目的:驗證焊后材料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。
三、檢測設備與標準
設備名稱 | 標準參考 | 適用項目 |
---|---|---|
焊料槽裝置 | IPC-J-STD-003/JIS Z 3198 | 耐熱時間、熱沖擊 |
金相顯微鏡 | IPC-TM-650 2.6.7 | 外觀分層、裂紋分析 |
萬能材料試驗機 | ASTM D3359 | 剝離強度、彎曲試驗 |
熱重分析儀(TGA) | ISO 11358 | 材料熱分解溫度測定 |
四、常見失效模式與改進建議
- 分層/起泡:優化基材樹脂體系(如提高Tg值),降低吸濕率;
- 焊盤剝離:改善銅箔與基材的粘結工藝;
- IMC過厚:縮短焊接時間或降低峰值溫度。
五、
- IPC-A-610G: Acceptability of Electronic Assemblies.
- JIS C 6481:1996 印制電路板耐熱性試驗方法.
- IPC-TM-650 2.6.8: Thermal Stress, Solder Bath Method.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63
270
268
294
240
255
275
272
260
273
303
294
284
281
312
326
318
318
279
27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