柵-源短路時的漏極電流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靜態特性檢測
-
- 目的:測量柵-源短路時漏極與源極間的自然導通電流(典型值:增強型MOSFET接近零,耗盡型器件較高)。
- 測試條件:???=0VGS?=0,施加固定???VDS?(如器件耐壓的50%)。
- 判據:若????IDSS?顯著偏離規格書(如增強型MOSFET >1μA),可能表明柵氧擊穿或寄生導通。
-
- 方法:通過微小???VGS?掃描(如±1V),觀察漏極電流是否隨柵壓變化。
- 意義:柵-源短路時???VTH?應無法正常表征,若檢測到明確閾值,說明短路為局部失效。
二、動態特性檢測
-
- 測試電路:搭建雙脈沖測試平臺,強制柵-源短路(通過跳線或模擬故障)。
- 關鍵參數:
- 開通/關斷延遲時間(??td?):短路時延遲可能異常縮短或消失。
- 電流上升率(??/??di/dt):若??ID?無控制地陡升,表明柵極完全失控。
-
- 適用場景:當MOSFET體二極管因短路被迫導通時,檢測反向恢復電荷(???Qrr?)。
- 異常標志:???Qrr?異常增大可能反映載流子注入失控。
三、可靠性及失效分析項目
-
- 條件:將器件加熱至125°C,施加額定???VDS?,監測??ID?隨時間變化。
- 失效機制:溫度加速下,柵氧缺陷或金屬遷移可能導致漏電流指數級上升。
-
- 方法:在柵-源短路狀態下,施加高壓???VDS?直至器件失效,記錄失效時間與能量。
- 數據應用:驗證器件抗雪崩擊穿能力,優化保護電路設計。
四、進階檢測手段
-
- 步驟:解剖失效器件,定位柵極金屬熔融或擴散路徑,關聯電學特性與物理損傷。
-
- 技術:利用紅外熱像儀捕捉短路點的局部溫升,識別熱點分布(分辨率需≤5μm)。
五、測試系統配置
- 核心設備:
- 高精度源測量單元(SMU,如Keysight B2900A)
- 動態參數測試儀(如Tektronix IV-CDV系統)
- 高溫探針臺(用于溫度依賴性測試)
- 安全設計:串聯熔斷器或電子負載限流,防止連鎖損壞。
六、數據分析與標準參考
- 數據對比:將實測值與JESD22-A108(靜態測試)、JESD24-7(動態測試)等標準比對。
- 典型失效閾值:
- ????>10??IDSS?>10mA(低壓器件)或????>1??IDSS?>1mA(高壓器件)視為嚴重異常。
- 開關波形中出現持續振蕩:提示寄生參數激增或柵極電荷泄露。
七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- 問題1:測試中漏極電流漂移 對策:檢查測試夾具接觸電阻,采用開爾文連接法消除誤差。
- 問題2:高頻噪聲干擾動態測試 對策:使用差分探頭并增加RC低通濾波(截止頻率≥10倍信號帶寬)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