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TE用戶設備及其輔助設備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LTE用戶設備核心檢測項目
-
- 發射機測試
- 發射功率:驗證設備在最大功率、最小功率及動態調整下的輸出是否符合3GPP TS 36.521標準。
- 頻譜發射模板(SEM):檢測帶外雜散發射是否超出許可范圍,避免干擾其他頻段。
- 誤差矢量幅度(EVM):評估調制精度,確保信號質量。
- 接收機測試
- 參考靈敏度(RS):測試設備在弱信號下的接收能力,如-100 dBm條件下的誤碼率(BLER)。
- 鄰道選擇性(ACS):驗證設備在相鄰頻段干擾下的信號接收穩定性。
- 發射機測試
-
- RRC層測試:包括連接建立、切換、系統信息更新等流程的協議棧兼容性。
- NAS層測試:驗證附著、鑒權、位置更新等核心網交互流程。
- PDCP/RLC/MAC層測試:確保數據包分段、加密、調度功能正常。
-
- 吞吐量測試:實測上下行峰值速率(如Cat 4設備需支持150 Mbps下行)。
- 移動性測試:模擬高速移動場景(如120 km/h)下的切換成功率與時延。
- VoLTE測試:評估語音通話質量(MOS值)、呼叫建立時間及eSRVCC切換性能。
-
- 小區重選與切換:驗證設備在信號強度變化時的小區切換效率。
- 負載均衡:測試設備在多小區負載不均時的接入策略。
-
- 加密算法:驗證AES、SNOW 3G等算法在空口的正確實現。
- IMEI合法性:檢查設備身份標識是否合規。
- 電磁兼容(EMC):確保設備工作時不會干擾其他電子設備。
- 比吸收率(SAR):評估人體暴露于射頻輻射的安全性(如≤1.6 W/kg)。
二、輔助設備專項檢測項目
-
- 增益與方向性:測量天線在特定頻段的輻射效率及波束寬度。
- 駐波比(VSWR):評估天線與設備阻抗匹配程度(理想值≤2:1)。
- 多頻段兼容性:驗證是否支持LTE全頻段(如700MHz、2.6GHz等)。
-
- 增益與噪聲系數:測試放大器的線性增益范圍及引入的噪聲水平。
- 帶外抑制:防止放大器對非目標頻段造成干擾。
- 自激振蕩檢測:確保設備在閉環環境中不會產生信號反饋。
-
- 供電穩定性:檢測輔助設備在電壓波動(如±5%)下的工作狀態。
- 待機與工作功耗:評估設備能效,尤其是物聯網終端的低功耗性能。
-
- 高低溫測試:驗證設備在-20℃至+55℃極端溫度下的性能。
- 防塵防水:按IP等級(如IP67)測試防護能力。
三、互聯互通與場景化測試
-
- 與不同基站設備(如華為、愛立信、諾基亞)的互操作性測試。
- 跨核心網(EPC)的附著、切換及計費功能驗證。
-
- 測試設備在獨立組網(SA)與非獨立組網(NSA)下的雙連接性能。
-
- 密集城區多小區干擾、偏遠地區弱覆蓋、高鐵高速移動等極端場景下的穩定性。
四、認證與法規測試
-
- FCC認證(美國):射頻暴露、頻段合規性。
- CE認證(歐盟):EMC、安全指令(RED指令)。
- SRRC認證(中國):型號核準與進網許可。
-
- 定制化功能驗證(如APN配置、VoWiFi支持)。
- 網絡KPI驗收(如呼叫建立成功率≥99%、切換中斷時延≤50ms)。
五、未來趨勢:5G NSA/LTE雙模測試
- 雙連接(EN-DC):驗證LTE錨點與5G NR載波的聚合能力。
- 動態頻譜共享(DSS):測試設備在LTE/5G頻譜共享模式下的調度性能。
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0
22
27
27
31
29
34
24
33
44
35
40
39
41
54
51
47
49
52
4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