瘧原蟲抗原檢測:關鍵檢測項目解析
引言
檢測項目概述
-
- 來源:惡性瘧原蟲(Plasmodium falciparum)分泌的特異性蛋白。
- 特性:感染后數周仍可檢出,但可能導致治愈后假陽性;某些地區已報道HRP-2基因缺失的變異株。
- 應用:主要用于惡性瘧的快速篩查。
-
- 來源:所有瘧原蟲共有,不同種類(如間日瘧、三日瘧)的pLDH存在差異。
- 特性:活性與寄生蟲代謝相關,治療后迅速消失,適合療效監測。
- 應用:區分瘧原蟲種類,評估治療反應。
-
- 靶標:如醛縮酶(Aldolase),與HRP-2或pLDH聯用以提高檢測覆蓋率。
- 優勢:增強對非惡性瘧的識別能力,適用于多蟲種流行區。
主流檢測方法
-
- 組合形式:常見HRP-2/pLDH雙聯檢測,兼顧敏感性和特異性。
臨床應用場景
- 偏遠地區現場診斷:無需電力或精密設備,適合基層醫療單位。
- 急診篩查:快速鑒別發熱病因,降低重癥風險。
- 療效監測:通過pLDH水平變化評估抗瘧治療反應。
- 流行病學調查:大規模篩查以確定感染率及分布。
優勢與局限性
-
- 操作簡便,非專業人員可完成。
- 快速結果(<30分鐘),加速治療決策。
- 成本較低,適合資源有限地區。
-
- 假陰性風險:低寄生蟲血癥(<100/μL)或HRP-2缺失株可能導致漏診。
- 假陽性問題:HRP-2滯留或類風濕因子干擾。
- 無法定量:不能提供寄生蟲密度信息,需結合顯微鏡檢查。
未來發展方向
- 新型靶標探索:如針對瘧原蟲胞外囊泡抗原,提升早期診斷靈敏度。
- 多重檢測技術:整合抗原、抗體及耐藥基因檢測,提供全面信息。
- 數字化整合:手機APP輔助判讀結果,減少人為誤差。
- 質量控制強化:建立標準化質控品,確保不同試劑的可靠性。
上一篇: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下一篇:鐵細菌(IB)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2
19
17
15
14
13
19
14
16
22
24
24
23
24
20
24
22
24
20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