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(Fe)質量分數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檢測方法及原理
-
- 氧化還原滴定法(重鉻酸鉀法) 利用K?Cr?O?在酸性條件下氧化Fe²?至Fe³?,以二苯胺磺酸鈉為指示劑,終點時溶液呈紫色。 適用范圍:高含量Fe(>1%)樣品(如鐵礦、合金)
- 配位滴定法(EDTA法) 在pH=2~3條件下,Fe³?與EDTA形成穩定絡合物,通過金屬指示劑(磺基水楊酸)變色判定終點。 特點:適用于中低含量Fe檢測,需掩蔽干擾離子(如Al³?)
-
- 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 鐵原子在火焰或石墨爐中吸收特定波長(248.3 nm)光,吸光度與濃度正相關。 檢出限:火焰法0.02 μg/mL,石墨爐法0.1 ng/mL
- 分光光度法(鄰菲啰啉法) 在pH=3~9溶液中,Fe²?與鄰菲啰啉生成橙紅色絡合物,于510 nm處測定吸光度。 靈敏度:ε=1.1×10? L/(mol·cm),適用于微量Fe檢測
- ICP-OES/MS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/質譜法可同時測定多元素,鐵的特征譜線為238.204 nm(OES)或56Fe同位素(MS)。 優勢:檢測限低(ppb級),適用于復雜基質樣品
二、檢測關鍵步驟
-
- 固體樣品消解 酸溶法:HNO?-HCl混合酸(王水)微波消解(180℃, 30 min),適用于金屬材料。 熔融法:難溶樣品(如硅酸鹽)需用Na?O?熔融后酸化。
- 液體樣品處理 含有機物的廢水需硝化處理(H?SO?-H?O?氧化),避免有機物干擾。
-
- 配制Fe標準溶液系列(0~10 mg/L),按檢測方法測定響應值,擬合線性方程(R²≥0.999)。
-
- 掩蔽劑:加NaF掩蔽Al³?(EDTA法中);抗壞血酸還原Fe³?至Fe²?(鄰菲啰啉法)。
- 基體匹配:標準溶液與樣品基體成分一致,降低基質效應(AAS/ICP法)。
三、質量控制要求
-
- 平行測定6次,計算相對標準偏差(RSD),要求RSD<5%(高含量)或<10%(痕量)。
-
- 加標回收試驗:加標濃度應為樣品濃度的0.5~2倍,回收率控制在95%~105%。
- 標準物質比對:使用NIST SRM 694(鐵礦石)等有證標準物質驗證結果。
-
- 全程試劑空白值應小于方法檢出限的3倍,避免環境污染導致假陽性。
四、結果計算與報告
-
- 質量分數 ?(Fe)=(?−?0)×?×??×106×100%w(Fe)=m×106(C−C0?)×V×D?×100% 式中:C-樣品濃度(μg/mL),C?-空白濃度,V-定容體積(mL),D-稀釋倍數,m-樣品質量(g)
-
- 需注明檢測方法(如GB/T 223.7-2002)、儀器型號及不確定度(例如:65.3%±0.8%, k=2)。
五、典型案例(鐵礦粉檢測)
- 樣品處理:0.2000 g樣品經王水消解,定容至100 mL。
- AAS測定:測得吸光度0.452,標準曲線方程y=0.081x+0.005(x: mg/L)。
- 計算結果:Fe含量=(0.452-0.005)/0.081×100/0.2×10??=68.4%。
上一篇:醛含量(以乙醛計)檢測下一篇:肌酐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6
25
18
18
15
19
23
18
33
17
17
19
17
18
22
22
25
16
1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