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壓強度(鉆芯法)檢測技術詳解
一、引言
二、檢測原理與方法
三、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1. 芯樣外觀檢查
- 檢測內容:觀察芯樣完整性、骨料分布、裂縫及蜂窩缺陷。
- 標準要求:芯樣應無明顯裂縫、孔洞或分層現象;若存在缺陷,需記錄位置并評估是否影響試驗結果。
- 意義:外觀缺陷可能導致強度離散性增大,需剔除不合格芯樣或標記為參考數據。
2. 芯樣尺寸測量
- 直徑測量:
- 使用游標卡尺在芯樣中部及兩端測量,取平均值,精度至0.1mm。
- 允許偏差:直徑實測值與標稱值誤差不超過±2mm。
- 高度測量:
- 高度應為直徑的0.95~1.05倍(高徑比1:1),偏差過大會導致強度修正系數增大。
- 平整度與垂直度:
- 端面平整度偏差≤0.1mm/100mm,軸線垂直度偏差≤1°。
- 不達標時需重新切割或磨平。
3. 抗壓強度試驗
- 試驗條件:
- 加載速率:0.5~1.0MPa/s(C30以下取低值,C50以上取高值)。
- 試驗環(huán)境:溫度(20±5)℃,濕度≥50%。
- 破壞模式分析:
- 正常破壞:沿軸向呈現錐形或柱狀碎裂。
- 異常破壞(偏心受壓、端面不平):數據無效,需重新取樣。
4. 強度計算與修正
- 計算公式: ???=4???2×?fcu?=πd24F?×α 式中,?F為破壞荷載(N),?d為芯樣直徑(mm),?α為高徑比修正系數(查表GB/T 50784)。
- 修正因素:
- 高徑比、芯樣含水率、骨料粒徑差異均需修正。
四、檢測流程
- 鉆孔取樣:定位避開主筋,鉆孔垂直度偏差≤1.5°,冷卻水避免污染芯樣。
- 芯樣加工:切割去除受損端,磨平或硫磺膠泥補平端面。
- 尺寸標定:記錄直徑、高度、平整度數據。
- 抗壓試驗:按標準加載,記錄破壞荷載及破壞形態(tài)。
- 數據處理:剔除異常值,計算平均值及標準差。
五、注意事項
- 取樣代表性:避開蜂窩、裂縫區(qū)域,同一構件至少取3個芯樣。
- 端面處理:磨平機加工后的端面粗糙度≤0.05mm。
- 含水率影響:飽和面干狀態(tài)為標準條件,自然干燥芯樣需注明。
- 季節(jié)因素:冬季需防凍,夏季避免高溫導致芯樣脫水。
六、工程應用案例
- 鉆取5個芯樣(直徑75mm),端面磨平處理。
- 實測平均強度32.5MPa,標準差1.8MPa,判定符合設計C30要求。 :修正后強度滿足要求,結構安全性無虞。
七、結語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26
20
20
16
20
22
19
15
12
16
10
18
15
13
8
7
24
17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