嗅和味檢測: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應用
一、檢測方法概述
-
- 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GC-MS):精準識別揮發性有機物(VOCs)。
- 電子鼻/電子舌:模擬人類感官,通過傳感器陣列分析氣味指紋。
- 光譜技術:如紅外光譜檢測特定化學基團。 優點:客觀、高靈敏度;缺點:設備昂貴,需專業操作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分類
1. 水質檢測
- 硫化物(如H?S):嗅閾值低至0.02 mg/L,指示水體腐敗或工業污染。
- 藻類代謝物(土臭素、2-甲基異莰醇):引發土霉味,閾值約10 ng/L。
- 苯酚類化合物:工業廢水標志物,產生藥味或消毒水味。
- 氯代有機物:自來水消毒副產物,閾值范圍0.1-10 μg/L。 標準依據:GB 5749-2022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明確限值。
2. 空氣檢測
- 揮發性有機物(VOCs):苯、甲醛等,致癌物閾值低至ppb級。
- 氨氣、硫化氫:養殖場、垃圾處理廠周邊常見,嗅覺警示性強。
- 工業廢氣(如二噁英):劇毒且具持久性氣味,需GC-MS定量。 應用場景:工廠排放監測、室內空氣質量評估。
3. 食品檢測
- 脂肪氧化產物(己醛、戊醛):指示食用油變質,電子鼻快速識別。
- 微生物代謝物(如胺類):水產品腐敗標志,閾值低至1 mg/kg。
- 非法添加劑(甲醛、吊白塊):通過異味篩查可疑樣品。 案例:乳制品中硫化物超標可能預示設備清潔不當。
4. 特殊場景檢測
- 土壤異味物質:石油烴、多環芳烴(PAHs)等污染標志物。
- 藥品溶劑殘留:甲醇、丙酮等需控制至ppm級以下。
三、技術前沿與挑戰
- 智能傳感器陣列:納米材料提升電子鼻靈敏度,可檢測ppb級VOCs。
- 大數據與AI建模:通過氣味指紋庫快速匹配污染物來源。
- 便攜式設備:如手持GC-MS實現現場實時分析。
四、標準與法規
- 中國:GB/T 5750-2023《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》規范嗅味檢測流程。
- 國際:EPA Method 524.2(水質VOCs檢測)、ISO 13301(感官分析指南)。
五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9
14
17
16
11
21
27
16
18
20
18
17
18
18
19
22
21
22
21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