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核細胞計數檢測:關鍵項目與臨床意義
一、單核細胞檢測的核心項目
-
- 單核細胞絕對值(Monocyte Count, MONO#):直接反映每升血液中單核細胞的數量,單位為×10?/L。
- 單核細胞百分比(Monocyte %, MONO%):表示單核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比例,正常范圍通常為3-10%。
-
- 樣本類型:外周靜脈血或末梢血,需使用EDTA抗凝管采集。
- 檢測時間:通常無需空腹,但急性感染期或用藥后可能出現數值波動,需結合臨床情況分析。
-
- 自動化血液分析儀:通過流式細胞術或電阻抗法快速測定,結果精確度高,適用于大規模篩查。
- 手工顯微鏡分類法:當儀器檢測異常(如細胞形態改變)時,由檢驗人員人工鏡檢復核,確保準確性。
-
- 成人單核細胞絕對值:0.1-0.8×10?/L;
- 百分比:3-10%(不同實驗室標準略有差異,需以報告單參考值為準)。
二、檢測的臨床意義
-
- 感染性疾病:
- 細菌感染(結核病、亞急性心內膜炎)、病毒感染(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)、寄生蟲感染(瘧疾)。
- 慢性炎癥或腫瘤:
- 自身免疫病(系統性紅斑狼瘡、類風濕關節炎)、血液系統疾病(白血病、淋巴瘤)、實體腫瘤。
- 其他原因:
- 急性感染恢復期、心肌梗死、藥物反應(如糖皮質激素停藥后)。
- 感染性疾病:
-
- 骨髓抑制:再生障礙性貧血、化療或放療后。
- 急性感染早期:如膿毒癥初期,單核細胞可能短暫下降。
- 藥物影響: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。
三、針對性檢測項目與擴展檢查
-
- 在結核病、白血病等疾病中,定期檢測單核細胞變化可評估療效。例如,結核治療有效時,單核細胞百分比可能逐漸下降。
-
- C反應蛋白(CRP)與血沉(ESR):輔助鑒別感染或炎癥活動程度。
- 外周血涂片鏡檢:觀察細胞形態,排除白血病或異型淋巴細胞。
- 骨髓穿刺:若懷疑血液系統疾病(如單核細胞白血病),需進一步骨髓檢查。
-
- 如懷疑自身免疫病,可檢測抗核抗體(ANA)、類風濕因子(RF)等;結核感染需結合T-SPOT.TB或PPD試驗。
四、檢測注意事項
-
- 劇烈運動、應激狀態或妊娠期可能導致單核細胞短暫升高,需避免干擾因素后復檢。
-
- 糖皮質激素、化療藥物可抑制單核細胞,檢測前需告知醫生用藥史。
-
- 單項輕度異常無明確病理意義,需結合白細胞總數、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等指標綜合分析。
五、總結
上一篇:堿性磷酸酶(ALP)活性檢測下一篇:鋼板表面缺陷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9
14
17
16
11
21
27
16
18
22
18
17
18
18
19
22
21
22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