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酸檢測:核心項目與臨床應用詳解
一、尿酸檢測的核心項目
1. 血尿酸檢測(血清尿酸濃度)
- 檢測方法:通過抽取靜脈血,采用酶法(如尿酸酶-過氧化物酶法)或化學法測定血清中的尿酸濃度。
- 臨床意義:
- 診斷高尿酸血癥:男性空腹血尿酸>420 μmol/L(7.0 mg/dL),女性>360 μmol/L(6.0 mg/dL)即可診斷。
- 評估痛風風險:血尿酸水平越高,痛風發作風險越大。
- 監測治療效果:用于評估降尿酸藥物(如別嘌醇、非布司他)的療效。
- 適用人群:
- 有痛風癥狀(如關節紅腫熱痛)者;
- 肥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患者;
- 長期服用利尿劑、阿司匹林等可能影響尿酸代謝藥物者。
2. 尿尿酸檢測
- 隨機尿尿酸檢測:
- 方法:取隨機尿液樣本,檢測尿酸濃度,通常結合尿肌酐計算尿酸/肌酐比值。
- 意義:初步評估尿酸排泄能力,輔助區分高尿酸血癥類型(生成過多型或排泄減少型)。
- 24小時尿尿酸定量:
- 檢測流程:收集24小時內全部尿液,測定總尿酸排泄量。
- 正常參考值:普通飲食下,24小時尿尿酸排泄量<3.6 mmol(600 mg)。
- 臨床價值:
- 分型診斷:排泄量>4.8 mmol(800 mg)提示尿酸生成過多型,<3.6 mmol提示排泄減少型。
- 指導用藥:排泄減少型患者可優先選擇促尿酸排泄藥物(如苯溴馬隆)。
3. 關節液尿酸檢測
- 方法:通過關節穿刺抽取關節液,檢測尿酸結晶。
- 意義:確診痛風性關節炎的金標準,發現針狀尿酸鹽結晶可明確痛風診斷。
二、檢測適應癥
- 無癥狀高尿酸血癥:血尿酸>540 μmol/L(9 mg/dL)需啟動藥物治療。
- 痛風患者:監測病情控制及藥物療效。
- 慢性腎病或腎結石患者:評估尿酸代謝異常是否加重腎臟負擔。
- 化療患者:預防腫瘤溶解綜合征導致尿酸急劇升高。
三、結果解讀與臨床意義
- 血尿酸升高:
- 生理性:高嘌呤飲食(如海鮮、動物內臟)、劇烈運動、飲酒。
- 病理性:痛風、腎功能不全、白血病、藥物影響(利尿劑、環孢素)。
- 血尿酸降低:罕見,可見于遺傳性黃嘌呤尿癥、Wilson病或使用降尿酸藥物過量。
- 尿尿酸異常:
- 排泄過多:可能提示嘌呤代謝亢進(如Lesch-Nyhan綜合征)。
- 排泄減少:常見于腎功能不全或尿酸排泄機制障礙。
四、檢測注意事項
- 血尿酸檢測前:
- 空腹8-12小時,避免高嘌呤飲食及飲酒。
- 停用可能影響結果的藥物(如阿司匹林)需遵醫囑。
- 24小時尿收集:
- 準確記錄起始和結束時間,避免遺漏尿液。
- 避光保存,必要時添加防腐劑。
- 干擾因素:
- 維生素C、抗生素(如左旋多巴)可能影響檢測準確性。
五、總結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5
20
23
19
23
15
12
16
19
17
12
21
27
18
20
22
20
17
18
1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