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制骨料堿活性效能試驗檢測
一、檢測目的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抑制劑摻量與抑制效果關系試驗
- 檢測目標:確定抑制劑的最佳摻量范圍及臨界有效摻量。
- 方法:
- 制備不同抑制劑摻量(如0%、10%、20%、30%)的砂漿試件。
- 按標準條件(高溫高堿環境)養護,定期測定試件膨脹率。
- 對比膨脹率隨摻量的變化趨勢,分析抑制效果閾值。
2. 砂漿棒快速法膨脹率測定(ASTM C1260/C1567)
- 檢測目標:快速評估抑制劑的短期抑制效能。
- 步驟:
- 采用活性骨料與抑制劑混合制成砂漿試件(25×25×285mm)。
- 試件在80℃、1mol/L NaOH溶液中浸泡14天,測量第3、7、14天的膨脹率。
- 判定標準:14天膨脹率≤0.10%為有效抑制。
3. 長期抑制效果驗證(混凝土棱柱體法,ASTM C1293)
- 檢測目標:模擬實際工程環境,驗證抑制劑的長期穩定性。
- 方法:
- 制備混凝土棱柱體試件(75×75×285mm),摻入抑制劑。
- 在38℃、相對濕度95%條件下養護1年,定期測量膨脹率。
- 合格標準:1年膨脹率≤0.04%。
4. 堿活性骨料的化學抑制試驗
- 檢測目標:驗證抑制劑是否改變骨料的堿活性成分。
- 方法:
- 使用X射線衍射(XRD)或掃描電鏡(SEM)分析抑制劑處理前后骨料的礦物組成變化。
- 測定處理后骨料的堿溶解度,評估活性SiO?含量變化。
5. 抑制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兼容性檢測
- 檢測目標:確保抑制劑不會對混凝土力學性能及耐久性產生副作用。
- 檢測項目:
- 抗壓強度:對比摻抑制劑與基準試件的強度發展。
- 凝結時間:測定抑制劑的緩凝或促凝效應。
- 氯離子滲透性(ASTM C1202):評估抑制劑對耐久性的影響。
6. 微觀結構分析
- 檢測目標:揭示抑制劑對堿骨料反應產物的微觀調控機制。
- 方法:
- 通過SEM觀察反應產物形貌及分布。
- 利用能譜分析(EDS)測定反應產物的元素組成。
- 通過熱重分析(TGA)量化凝膠產物的生成量。
三、試驗標準與規范
- 中國標準:
- JGJ/T 70-2009《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》
- GB/T 50733-2011《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技術規范》
- 國際標準:
- ASTM C1260《骨料潛在堿活性快速檢測(砂漿棒法)》
- ASTM C1567《摻礦物摻合料抑制堿硅酸反應有效性評價》
四、結果分析與判定
- 膨脹率閾值法:抑制劑需使砂漿/混凝土試件的膨脹率低于標準限值(如14天≤0.10%)。
- 化學分析法:活性SiO?溶解量顯著降低(對比基準組)表明抑制劑有效。
- 綜合判定:需結合膨脹率、微觀結構和耐久性數據,避免單一指標誤判。
五、注意事項
- 樣品制備:確保骨料活性成分含量均勻,抑制劑摻量精確。
- 環境控制:養護溫度、濕度及堿溶液濃度需嚴格符合標準。
- 數據對比:設置未摻抑制劑的基準組和已知有效抑制劑對照組。
六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6
19
20
16
20
22
19
15
12
16
10
18
15
13
8
7
22
17
17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