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遜徑顆粒含量檢測技術規范
一、引言
二、檢測項目及意義
1. 超徑顆粒含量檢測
- 定義:超徑顆粒指粒徑大于標準允許最大粒徑(如骨料中的最大公稱粒徑)的顆粒。
- 檢測目的: 判定材料中超標大顆粒的比例,避免因超徑顆粒過多導致空隙率增大、施工性能下降(如混凝土離析)。
- 允許誤差:根據標準(如GB/T 14685《建設用碎石、卵石》),超徑含量通常要求≤5%。
2. 遜徑顆粒含量檢測
- 定義:遜徑顆粒指粒徑小于標準允許最小粒徑的顆粒(如砂粒中小于0.075mm的泥粉)。
- 檢測目的: 控制細粉含量,防止遜徑顆粒過多影響材料結合能力(如混凝土需水性增加、強度降低)。
- 允許誤差:遜徑含量一般要求≤10%,具體依材料類型調整。
3. 級配連續性分析
- 檢測內容: 通過篩分曲線評估顆粒分布的連續性,判斷是否存在某一區間粒徑過度缺失或富集。
- 異常影響:級配斷檔會導致材料密實度不足,降低整體結構穩定性。
4. 篩分效率驗證
- 附加項目: 驗證篩分設備精度是否符合標準(如方孔篩的孔徑誤差≤±1%),排除設備因素導致的檢測偏差。
三、檢測方法
1. 試驗設備
- 標準方孔篩(符合GB/T 6003.1要求)
- 電子天平(精度0.1g)
- 振篩機(頻率可調)
- 烘箱(105±5℃)
2. 操作流程
- 樣品制備:
- 取代表性試樣(如骨料按四分法縮分至3~5kg),烘干至恒重。
- 分級篩分:
- 自上而下按孔徑由大到小疊加篩組,手動或機械振篩10~15分鐘。
- 稱量計算:
- 逐級稱量各篩余質量,計算超徑顆粒質量占比(超徑率)和遜徑顆粒質量占比(遜徑率)。
3. 數據對比
- 將篩分結果與國家標準或行業規范(如JTGE42《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》)中的級配范圍對比,判定是否合格。
四、檢測質量控制要點
- 取樣代表性
- 避免在料堆頂部或底部取樣,采用分層隨機取點法減少偏差。
- 篩分操作規范
- 篩分時間不足會導致細顆粒殘留,時間過長可能造成顆粒破碎。
- 環境因素控制
- 潮濕試樣需預先烘干,防止細顆粒黏附影響精度。
五、應用案例(以混凝土粗骨料為例)
- 超徑顆粒(>20mm)占比6.2%(超標),需增加二次篩分工序;
- 遜徑顆粒(<5mm)占比3.5%(合格),可直接用于生產。
六、
- GB/T 14685-2022 建設用碎石、卵石
- ASTM C136/C136M-2014 細、粗骨料篩分試驗方法
- JTG E42-2005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
上一篇:圓柱頂破強力檢測下一篇:抑制骨料堿活性效能試驗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1
7
6
21
12
14
17
16
18
16
17
15
17
22
30
24
23
18
3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