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凝土內鋼筋銹蝕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
一、表觀損傷檢測
-
- 順筋裂縫:銹蝕產物膨脹導致混凝土表面沿鋼筋方向出現縱向裂縫,寬度≥0.2mm時需重點關注。
- 銹跡滲出:裂縫處出現黃褐色鐵銹痕跡,表明銹蝕已發展到混凝土表面。
- 記錄裂縫長度、寬度分布及位置,繪制損傷分布圖。
-
- 用小錘敲擊檢測空鼓區域,標記剝落范圍。
- 測量剝落深度與鋼筋裸露長度,評估截面損失率。
二、非破損檢測技術
-
- 原理:通過銅/硫酸銅參比電極與鋼筋間的電位差判斷銹蝕活性。
- 檢測步驟:
- 清潔混凝土表面,建立電連通(需濕潤接觸點)。
- 按網格布點(間距20~50cm)測量電位值。
- 判定標準:
- >-200mV:低銹蝕風險(90%概率無銹);
- -200~-350mV:不確定區域;
- <-350mV:高銹蝕風險(90%概率已銹)。
-
- 四電極法:使用Wenner陣列測量表層電阻率,反映混凝土密實度與離子遷移速率。
- 銹蝕風險評估:
- >20kΩ·cm:低風險;
- 10~20kΩ·cm:中等風險;
- <10kΩ·cm:高風險(高濕度或高Cl?環境)。
-
- 使用鋼筋掃描儀(如Proceq Profometer)檢測:
- 鋼筋位置、間距;
- 保護層厚度偏差(與設計值對比);
- 直徑估算(誤差±1mm)。
- 關鍵閾值:保護層<15mm時,銹蝕速率顯著加快。
- 使用鋼筋掃描儀(如Proceq Profometer)檢測:
-
- 取樣與化驗:
- 鉆取粉末樣品(深度至鋼筋表面),按《JGJ/T 322-2013》進行滴定或XRF分析。
- 臨界值:
- 水膠比0.4時,Cl?/膠材>0.15%(質量比)即具銹蝕風險。
- 取樣與化驗:
-
- 利用銹蝕區產熱差異捕捉溫度異常區域,適用于大范圍快速篩查。
三、局部破損檢測
-
- 鉆孔至鋼筋表面,噴涂1%酚酞酒精溶液,測量未碳化區(顯紅色)深度。
- 碳化深度超過保護層時,堿性環境破壞引發銹蝕。
-
- 局部剔鑿暴露鋼筋,使用游標卡尺測量剩余直徑。
- 計算銹蝕速率:?corr=?0−???Vcorr?=tD0?−Dt??(mm/年)。
四、新型監測技術
-
- 預埋FBG傳感器監測銹脹應變,靈敏度達1με。
-
- 長期監測銹蝕電流波動,識別初期點蝕。
五、綜合評估要點
-
- 電位異常區域需結合Cl?含量、碳化深度驗證。
- 電阻率低且保護層不足時,優先判定高風險。
-
- 輕度銹蝕(截面損失<5%):表面封閉+阻銹劑。
- 中度銹蝕(5%~15%):局部修復+陰極保護。
- 嚴重銹蝕(>15%):結構加固或構件更換。
結語
- 一般環境:5年/次;
- 氯鹽環境:2年/次;
- 已有銹蝕跡象:1年/次。
上一篇:與粗集料的黏附性檢測下一篇:針入度指數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6
7
8
8
10
13
8
8
11
11
12
14
32
14
12
15
18
16
18
2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