顆粒分析(級配)檢測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
-
- 定義:測定材料中各粒徑顆粒的質量占比,繪制累積篩余曲線(或通過率曲線)。
- 檢測方法:
- 篩分法(粗顆粒,如砂石、集料):使用標準篩組(如ASTM/E11標準篩)進行干篩或濕篩。
- 沉降法(細顆粒,如黏土):基于斯托克斯定律,通過水析法或密度計法分析。
- 激光衍射法(全粒徑范圍):利用顆粒對激光的散射特性快速測定。
- 關鍵參數:
- D10、D30、D60(分別代表累積分布曲線上10%、30%、60%對應的粒徑)。
-
- 公式:??=?60?10Cu?=D10?D60??
- 意義:反映級配的分布范圍,Cu越大表明顆粒分布越廣,可能具備更好的密實性。
-
- 公式:??=(?30)2?10×?60Cc?=D10?×D60?(D30?)2?
- 意義:評價級配曲線的連續性,理想級配需滿足 ??=1∼3Cc?=1∼3 且 ??≥5Cu?≥5(如混凝土集料)。
-
- D10(有效粒徑):影響滲透性的關鍵參數,常用于濾料設計。
- D85/D90(限定粒徑):用于反濾層設計,防止細顆粒流失。
-
- 檢測方法:水洗法(粒徑<0.075mm的顆粒占比)。
- 意義:過量細顆粒會降低材料強度(如路基填土含泥量需<5%)。
-
- 方法:圖像分析法或流動時間試驗。
- 影響:棱角分明的顆??商嵘Σ亮涂棺冃文芰?。
二、檢測標準與規范
- 土壤:《土工試驗方法標準》(GB/T 50123)
- 混凝土集料:《建設用砂》(GB/T 14684)、《建設用卵石、碎石》(GB/T 14685)
- 瀝青混合料:《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》(JTG E42)
- 國際標準:ASTM D422(篩分法)、ISO 13320(激光衍射法)
三、檢測流程要點
-
- 按規范進行四分法縮分,確保代表性。
- 烘干至恒重(105±5℃),避免水分影響篩分結果。
-
- 機械振篩時間通常為10-15分鐘,手動篩分需控制力度一致性。
- 黏性土需結合濕篩法分散團粒。
-
- 計算各篩余百分比,繪制半對數坐標曲線。
- 驗證是否符合設計級配范圍(如瀝青混合料的“S”形曲線要求)。
四、工程應用與問題診斷
- 級配不良的后果:
- 滲透性過高(Cu過?。郝坊潘粫?。
- 壓實度不足(缺失中間粒徑):易發生沉降。
- 優化措施:
- 調整粗細顆粒比例(如摻配不同粒徑砂石)。
- 添加黏結劑改善細顆粒材料的穩定性。
五、案例分析
- 檢測結果:級配曲線中0.3-2mm顆粒缺失,Cu=4.2,Cc=0.8。
- 整改方案:補充中砂(0.3-1mm占比提高至15%),調整后Cu=6.5,Cc=1.2,壓實度合格。
上一篇:IMT蜂窩無線通信設備檢測下一篇:三軸壓縮(強度)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2
11
12
9
10
10
9
11
9
8
14
10
7
9
9
9
13
13
9
12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