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脂及其制品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
一、理化指標檢測
1. 酸價(Acid Value, AV)
- 檢測意義:反映油脂中游離脂肪酸含量,酸價升高表明油脂氧化或水解變質。
- 方法:GB 5009.229-2016(氫氧化鉀滴定法)。
- 限值:食用植物油酸價≤3 mg KOH/g(GB 2716-2018)。
2. 過氧化值(Peroxide Value, POV)
- 檢測意義:衡量油脂初級氧化產物(氫過氧化物)的含量。
- 方法:GB 5009.227-2016(碘量法或電位滴定法)。
- 限值:食用植物油POV≤0.25 g/100g。
3. 碘值(Iodine Value, IV)
- 檢測意義:表征油脂不飽和度,常用于鑒別油脂種類(如椰子油低碘值,亞麻籽油高碘值)。
- 方法:GB/T 5532-2022(韋氏法)。
4. 皂化值(Saponification Value)
- 檢測意義:反映油脂平均分子量,用于鑒別油脂純度及摻假。
二、衛生安全指標檢測
1. 苯并芘(BaP)
- 來源:高溫加工或煙熏污染。
- 檢測方法:GB 5009.27-2016(HPLC-熒光檢測器)。
- 限值:食用植物油≤10 μg/kg。
2. 黃曲霉毒素B1
- 風險:花生油、玉米油易受污染,具強致癌性。
- 檢測方法:GB 5009.22-2016(免疫親和柱凈化+HPLC)。
3. 重金屬(鉛、砷、汞)
- 危害:慢性毒性、神經損傷。
- 方法:ICP-MS或原子吸收光譜法(GB 5009.268-2016)。
4. 塑化劑(鄰苯二甲酸酯類)
- 來源:生產過程中塑料容器遷移。
- 方法:GC-MS(GB 5009.271-2016)。
三、功能性成分檢測
1. 維生素E(生育酚)
- 意義:抗氧化活性,常見于植物油(如小麥胚芽油)。
- 方法:HPLC(GB 5009.82-2016)。
2. 植物甾醇
- 功能:降低膽固醇吸收,存在于玉米油、菜籽油。
- 檢測:GC或HPLC(GB 5009.270-2023)。
3. ω-3/ω-6脂肪酸
- 健康價值:調節血脂、抗炎作用。
- 方法:GC-FID(GB 5009.168-2016)。
四、真實性鑒定與摻假檢測
1. 脂肪酸組成分析
- 應用:鑒別地溝油(膽固醇異常)、摻入低價油(如棕櫚油摻入橄欖油)。
- 技術:GC指紋圖譜比對。
2. 穩定碳同位素比值(δ13C)
- 原理:不同植物光合作用途徑(C3/C4)導致同位素差異,可識別玉米油摻假。
3. 甘油三酯組成
- 方法:HPLC-APCI-MS,用于鑒別特種油脂(如可可脂與代可可脂)。
五、特殊油脂制品檢測
1. 氫化油與反式脂肪酸(TFA)
- 危害: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- 檢測:GB 5009.257-2016(氣相色譜法),限值≤2%總脂肪。
2. 煎炸油極性化合物
- 標準:GB 7102.1-2022規定極性組分≤27%(餐飲業)。
3. 微生物污染(油脂乳制品)
- 項目:菌落總數、霉菌毒素(如黃油、奶酪)。
六、檢測技術進展
- 快速檢測:近紅外光譜(NIR)用于酸價、過氧化值現場篩查。
- 高靈敏分析:LC-MS/MS檢測痕量污染物(如多環芳烴)。
- 區塊鏈溯源:結合檢測數據構建油脂供應鏈可信體系。
總結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37
46
39
44
46
56
49
49
42
50
53
33
31
28
28
34
35
31
33
32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