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O(異麥芽低聚糖)含量檢測技術指南
一、IMO簡介
二、IMO檢測的核心項目及方法
1. 理化指標檢測
(1)IMO總含量測定
- 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、酶法分析(特定酶解后顯色定量)。
- 標準依據:
- GB 5009.8-2016(中國食品安全標準:食品中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麥芽糖、乳糖的測定)。
- AOAC 997.08(國際通用酶法測定低聚糖)。
- 關鍵儀器:HPLC(配示差檢測器)、分光光度計。
(2)糖分組成分析
- 檢測IMO中不同聚合度(DP2-DP6)的分布比例。
- 方法:HPLC法結合標準品比對,或質譜聯用技術(LC-MS)。
(3)水分含量
- 方法:卡爾·費休法或烘箱干燥法(GB 5009.3-2016)。
(4)灰分測定
- 方法:馬弗爐高溫灼燒法(GB 5009.4-2016)。
(5)pH與溶解度
- 標準:GB 10468-1989(食品中pH測定)。
2. 微生物指標檢測
- 項目: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、霉菌和酵母菌。
- 方法:平板計數法(GB 4789系列標準)。
3. 功能性檢測
(1)益生元活性驗證
- 方法:體外模擬消化(胃酸、膽鹽耐受性實驗)+ 腸道菌群發酵實驗(測定短鏈脂肪酸生成量)。
(2)抗消化性測試
- 方法:模擬人體唾液、胃液、胰液消化,測定未降解IMO含量。
4. 污染物與添加劑檢測
- 重金屬(鉛、砷、汞):原子吸收光譜法(GB 5009系列)。
- 食品添加劑:防腐劑、甜味劑等殘留檢測(HPLC-MS/MS)。
三、檢測流程設計
-
- 均勻取樣,粉碎后過60目篩。
- 溶于去離子水,超聲助溶后離心取上清液。
-
- HPLC法:色譜柱(氨基柱或糖專用柱),流動相為乙腈-水(75:25),流速1.0 mL/min,柱溫30℃。
- 酶法:葡萄糖氧化酶-過氧化物酶(GOPOD)試劑盒顯色,測定510 nm吸光度。
-
- 通過標準曲線計算IMO含量,結果以干基計(扣除水分)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法規
- 中國:GB 16740-2014(保健食品通用標準)、GB 15203-2014(淀粉糖衛生標準)。
- 國際:ISO 11292(速溶咖啡中低聚糖測定,可參考方法)、FCC(美國食品化學品法典)。
五、檢測意義與選擇建議
- 質量控制:確保IMO產品符合功能宣稱(如益生元純度≥90%)。
- 合規性:滿足進口國法規(如歐盟EFSA、美國FDA)。
- 檢測機構選擇:優先選擇具備 /CMA資質的實驗室,確保數據國際互認。
六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- 干擾物質:葡萄糖、麥芽糖殘留可能影響檢測,需通過酶法預處理消除。
- 數據偏差:定期校準儀器,使用有證標準物質(CRM)驗證方法準確性。
上一篇:適口性檢測下一篇:個人及環境累積劑量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36
37
33
47
44
47
49
39
42
43
46
50
43
38
46
39
46
48
58
5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