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梯門機用鋼絲繩檢測項目及技術要點
一、結構及幾何尺寸檢測
-
- 使用專用卡尺或光學測量儀,測量鋼絲繩公稱直徑及橢圓度偏差(允許偏差≤±1%)。
- 重點檢測繩股間縫隙是否均勻,避免因直徑不均導致應力集中。
-
- 捻距(鋼絲繩纏繞一周的軸向長度)需符合GB/T 20118標準,誤差≤±3%。
- 捻向(左交互捻/右交互捻)應與設計圖紙一致,避免安裝錯誤。
二、材料與表面狀態檢測
-
- 采用光譜儀檢測鋼絲化學成分(如碳、錳、硅含量),確保符合高強度鋼絲標準(如GB/T 8918)。
- 抗拉強度分級驗證(常見等級:1570MPa、1770MPa)。
-
- 鋅層厚度測量(熱鍍鋅≥70g/m²,電鍍鋅≥30g/m²),鹽霧試驗驗證防銹性能(72h無紅銹)。
-
- 目視檢查斷絲數量(單股斷絲超過3根或整繩斷絲率>5%需報廢)。
- 磁粉探傷排查內部微裂紋(裂紋深度>0.1mm判定失效)。
三、力學性能測試
-
- 按GB/T 8358進行拉力試驗,實測破斷拉力≥標稱值×安全系數(門機繩安全系數≥5)。
- 記錄斷裂位置,分析失效模式(多數斷裂發生在繩端固定處)。
-
- 模擬門機實際工況,在專用試驗機進行≥10萬次彎曲循環(彎曲半徑≤6倍繩徑)。
- 試驗后鋼絲繩殘余強度損失率應<15%。
-
- 加載至10%破斷拉力時,扭轉角度應<360°/100×繩徑(單位:度/米)。
四、功能性檢測
-
- 使用牽引試驗機測量鋼絲繩與門機驅動輪間的動/靜摩擦系數(推薦范圍0.09-0.13)。
-
- 油脂滲透性測試:切開繩股檢查內部油脂覆蓋率(需>85%)。
- 高溫揮發試驗(80℃×24h),油脂損失量應<15%。
五、無損檢測技術應用
-
- 通過漏磁檢測儀識別局部缺陷(LMA)和長度缺陷(LF),靈敏度達0.5mm當量損傷。
-
- 監測繩芯損耗情況(獨立鋼絲繩芯IWRC損耗率>20%時報廢)。
六、環境適應性測試
-
- 高溫(+60℃)/低溫(-20℃)各保持8小時,循環10次后檢查性能變化。
-
- 模擬粉塵環境(顆粒直徑≤75μm),驗證鋼絲繩在異物侵入時的抗卡阻能力。
檢測周期建議
使用場景 | 檢測頻率 | 重點監控指標 |
---|---|---|
新裝鋼絲繩 | 首月每周一次 | 直徑變化、初期磨損 |
常規運行期 | 每季度一次 | 斷絲率、潤滑狀態 |
高負荷環境 | 每月一次 | 疲勞損傷、表面腐蝕 |
注意事項
- 安裝后檢測:首次運行1000次后需復緊繩頭組合,檢測預緊力衰減。
- 報廢標準:除斷絲超標外,直徑縮減超過公稱值7%必須更換。
- 匹配性檢測:鋼絲繩與曳引輪槽型需100%接觸,接觸面積不足易導致早期失效。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9
21
16
19
24
42
23
20
25
30
28
22
28
19
23
29
19
16
24
25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