壓裂用香豆膠的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
一、理化性質檢測
-
- 檢測目的:水分過高易導致微生物滋生或結塊,影響溶解性。
- 方法:采用烘箱法(105℃恒重法)或卡爾費休水分測定儀,要求水分≤12%(行業標準)。
-
- 檢測目的:影響壓裂液的化學穩定性和交聯反應效率。
- 方法:配制1%水溶液,使用pH計測定,標準范圍通常為6.5-8.5。
-
- 檢測目的:粒度影響溶解速度和溶液均勻性。
- 方法:激光粒度分析儀檢測,要求90%顆粒粒徑≤150μm。
二、流變性能測試
-
- 檢測目的:評價香豆膠增稠能力,直接影響攜砂性能。
- 方法:配制0.6%水溶液,使用布氏粘度計(RV型轉子)測定,25℃下粘度≥150 mPa·s(視分子量等級而定)。
-
- 檢測目的:模擬井下高溫高剪切環境下的粘度保留率。
- 方法:使用高溫高壓流變儀(如Chandler 5550),在120℃、170 s?¹剪切速率下測試1小時,粘度保留率應≥50%。
三、水不溶物與殘渣含量
-
- 檢測目的:不溶物會堵塞地層孔隙,導致滲透率下降。
- 方法:離心法或過濾法測定,行業標準要求≤15%。
-
- 檢測目的:評價壓裂液破膠后的殘渣對地層的傷害程度。
- 方法:將香豆膠溶液在120℃下破膠4小時,過濾烘干稱重,殘渣率≤8%。
四、溶解性與分散性
-
- 檢測目的:確保快速溶脹以滿足現場配液效率。
- 方法:記錄1%溶液達到90%溶脹所需時間,標準為≤30分鐘。
-
- 檢測目的:避免結塊導致局部濃度不均。
- 方法:目視觀察或通過濁度計檢測溶液透光率差異。
五、微生物與化學穩定性
-
- 檢測目的:微生物代謝會降解香豆膠分子鏈,降低粘度。
- 方法:菌落總數檢測(≤1000 CFU/g),重點關注硫酸鹽還原菌(SRB)等有害菌群。
-
- 檢測目的:評估在氧化環境(如含過硫酸銨破膠劑)或酸性/堿性條件下的穩定性。
- 方法:添加氧化劑或調節pH值后測試粘度保留率。
六、環保與安全性指標
-
- 檢測目的:符合環保法規(如EPA標準)。
- 方法:ICP-MS檢測鉛、鎘、汞等,限值≤10 ppm。
-
- 檢測目的:確保壓裂返排液不會污染地下水。
- 方法:采用發光細菌(如費氏弧菌)急性毒性測試,EC50≥100 mg/L。
七、配伍性測試
-
- 檢測目的:驗證香豆膠與硼酸鹽/有機金屬交聯劑的反應效率。
- 方法:觀察交聯時間及凍膠強度,要求形成連續可挑掛凍膠。
-
- 檢測目的:確保破膠劑能有效降解香豆膠分子鏈。
- 方法:測定破膠后溶液粘度和殘渣量。
檢測標準與設備
- 主要標準:SY/T 5764-2020、API RP 13J、ISO 13736
- 核心設備:高溫高壓流變儀、激光粒度儀、紫外分光光度計、生物安全柜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6
22
16
17
22
19
18
17
17
17
23
16
18
15
20
18
26
21
27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