鉆井液用包被劑檢測項目詳解
引言
一、檢測項目概述
- 功能性驗證:確保有效抑制鉆屑分散并穩定井壁。
- 環境適應性:評估在高溫、高鹽、高鈣等復雜條件下的穩定性。
- 配伍性測試:驗證與鉆井液其他組分(如增粘劑、降濾失劑)的兼容性。
- 環保合規性:檢測生物降解性及毒性,滿足環保法規要求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詳解
1. 包被效率測試
- 巖屑回收率實驗(API RP 13I): 將標準巖屑(如膨潤土或頁巖)加入含包被劑的鉆井液中,經熱滾老化(如120℃×16h)后過篩(40目),計算回收巖屑質量百分比。 合格標準:回收率≥80%(具體根據鉆井條件調整)。
- 動態線性膨脹測試(SY/T 6335): 使用頁巖膨脹儀測定包被劑抑制黏土水化膨脹的能力,膨脹率降低值需≥50%。
2. 溶解性與分散性測試
- 濁度法:測量包被劑溶液透光率,判斷溶解程度。
- 粒度分析:使用激光粒度儀檢測包被劑顆粒分散后的粒徑分布(D50通常要求<50μm)。
3. 抗高溫性能測試
- 高溫老化實驗(GB/T 16783): 將含包被劑的鉆井液在高溫烘箱中(如180℃×24h)老化,冷卻后測試包被效率與流變參數變化率(應<20%)。
- 熱重分析(TGA): 檢測包被劑的熱分解溫度(一般要求>200℃)。
4. 抗鹽抗鈣能力測試
- 鹽侵實驗:在鉆井液中加入NaCl(至飽和濃度)或CaCl?(至5%wt),測定老化后包被效率與流變參數變化。
- Zeta電位測試:通過電泳法測量包被劑粒子表面電位變化,判斷抗電解質絮凝能力。
5. 流變性能影響評估
- 六速旋轉粘度計測試(GB/T 29170): 測定添加包被劑前后鉆井液的AV(表觀粘度)、PV(塑性粘度)、YP(動切力)等參數,變化幅度應<15%。
- 靜切力測試:評估鉆井液凝膠強度隨時間的變化。
6. 生物降解性與毒性檢測
- BOD5/COD比值法:評估可生物降解性,比值>0.3為易降解。
- 發光細菌毒性測試(ISO 11348): 使用費氏弧菌檢測EC50值(半數效應濃度),要求EC50>1000 mg/L。
- 魚類急性毒性測試(GB/T 13267): 96小時LC50>100 mg/L為低毒。
三、標準化測試流程與設備
檢測項目 | 標準依據 | 主要設備 |
---|---|---|
包被效率 | API RP 13I, SY/T 6335 | 高溫滾子爐、標準篩組 |
抗高溫性 | GB/T 16783 | 高溫高壓老化罐、流變儀 |
流變性 | GB/T 29170 | 六速旋轉粘度計、靜切力計 |
毒性檢測 | ISO 11348, GB 18420 | 生物毒性檢測儀、恒溫培養箱 |
四、結果分析與應用
- 不合格項處理:例如抗鹽性不足時,可復配抗鹽單體(如AMPS)或調整分子量分布。
- 配方優化:通過正交實驗確定包被劑與分散劑、降濾失劑的最佳配比。
- 現場適應性驗證:結合實鉆地層巖性(如硬脆性頁巖)調整加量(通常0.1%~1.5%)。
五、發展趨勢
- 納米包被劑檢測:新增納米顆粒分散穩定性(Zeta電位>±30mV)與遷移性測試。
- 智能響應型包被劑:需開發pH/溫度雙重響應性檢測方法。
- 實時在線監測技術:推廣使用近紅外光譜(NIR)快速分析包被劑濃度與性能。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0
19
18
14
17
21
19
20
22
15
15
14
21
20
20
32
23
19
18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