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爆設備通用要求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分類
1. 結構與材料檢測
-
- 測試方法:使用液壓機或壓力容器模擬爆炸壓力,檢測隔爆型設備的耐爆壓力(通常為1.5倍參考壓力)。
- 標準依據:GB 3836.2 對隔爆外殼的強度要求。
- 防護等級測試:通過粉塵/噴水設備驗證IP54及以上等級(如Ex d設備需達到IP6X)。
-
- 非金屬材料測試:依據GB/T 5169進行灼熱絲試驗(550℃~960℃),確保材料不會持續燃燒。
- 表面電阻檢測:使用高阻計測量設備表面電阻,要求≤1×10?Ω(防止靜電積累)。
-
- 隔爆接合面檢測:測量法蘭間隙寬度、長度及粗糙度(Ra≤6.3μm),確保爆炸火焰無法外泄。
- 電纜引入裝置密封性:施加2倍額定壓力的水壓測試,維持10分鐘無滲漏。
2. 電氣性能與溫度控制
-
- 方法:在額定電壓的1.1倍條件下運行設備至熱穩定狀態,使用紅外熱像儀或熱電偶監測表面溫度。
- 限值:根據爆炸性氣體組別(如IIA:T1≤450℃,T6≤85℃)。
-
- 模擬故障:在電路短路或斷路情況下,檢測是否產生有效點火源(參考GB 3836.4)。
-
- 標準:施加2U+1000V(交流)或4U+1000V(直流)電壓1分鐘,無擊穿或閃絡。
3. 環境適應性測試
-
- 鹽霧測試:按GB/T 2423.17進行96小時中性鹽霧試驗,殼體無銹蝕穿透。
- 氣體腐蝕測試:模擬H?S、SO?等環境,評估材料抗化學腐蝕能力。
-
- 沖擊試驗:半正弦波沖擊(峰值加速度150m/s²,持續6ms),測試后設備功能正常。
- 振動測試:掃頻范圍10Hz~150Hz,加速度20m/s²,持續2小時/軸向。
4. 特殊防爆型式專項檢測
- 隔爆型(Ex d):驗證外殼能承受內部爆炸壓力,且火焰通路長度符合標準。
- 增安型(Ex e):檢查繞組溫升、端子松動防護(如螺紋接頭的扭矩測試)。
- 本安型(Ex i):評估電路能量限制(電感/電容儲能值)、冗余設計及元件故障容忍度。
- 正壓型(Ex p):檢測換氣時間、內部壓力維持能力及自動安全聯鎖功能。
二、檢測流程示例
- 文件審查:確認設備防爆標志(Ex標志)、技術圖紙與一致性聲明。
- 樣品預處理:清潔外殼、拆除非必要附件。
- 分項測試:按上述項目逐項執行,記錄關鍵參數(如溫度、間隙值)。
- 缺陷分析與整改:若某項失敗,需針對性改進后復測。
- 認證簽發:通過全部測試后頒發防爆合格證(如NEPSI認證)。
三、常見不合格項分析
- 結構缺陷:隔爆面螺栓間距過大導致火焰逸出。
- 溫度超標:散熱設計不良導致表面溫度超過T6等級(如電機散熱片面積不足)。
- 材料問題:塑料外殼未通過UL 94 V-0級阻燃測試。
四、檢測標準更新動態
- 2023年修訂:IEC 60079-0:2023新增對鋰電池設備的防爆要求。
- 智能化檢測趨勢:引入AI圖像識別技術自動判定隔爆面參數。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7
12
11
12
11
15
15
11
15
17
14
13
16
13
16
15
13
14
12
1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