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及掛車后牌照板照明裝置配光性能檢測技術規范
一、概述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光強分布測試
- 目的:驗證牌照燈在牌照板各區域的光強是否符合均勻性和亮度要求。
- 測試方法:
- 使用配光測試轉臺與光度探頭,在暗室條件下測量牌照板表面多個測試點的光強值(單位:cd)。
- 重點監測牌照板四角、中心及邊緣區域的光強最大值與最小值。
- 判定標準:
- 各測試點光強值需在法規規定范圍內(例如:GB 18408要求光強≥0.6 cd/m²,ECE R4要求≥2.5 cd/m²)。
- 光強梯度變化需平緩,避免局部過亮或過暗。
2. 照度均勻性測試
- 目的:確保牌照板整體光照均勻,避免信息識別困難。
- 測試方法:
- 在牌照板表面劃分網格(如5×5測試點),使用高精度照度計記錄各點照度值。
- 計算最大照度(E_max)與最小照度(E_min)的比值。
- 判定標準:
- 照度均勻性需滿足E_max/E_min ≤ 4:1(典型法規要求)。
3. 色度特性測試
- 目的:驗證光源色溫與顯色性是否影響牌照信息識別。
- 測試方法:
- 使用光譜輻射計或色度計測量光源的色坐標(x,y)及相關色溫(CCT)。
- 評估顯色指數(Ra)是否滿足視覺識別需求。
- 判定標準:
- 色坐標需位于法規指定的色域范圍內;
- 顯色指數Ra ≥ 80(部分標準要求)。
4. 光源穩定性測試
- 目的:檢測電壓波動或環境溫度變化對光輸出的影響。
- 測試方法:
- 在電源電壓±15%波動范圍內,連續監測光強變化;
- 在高溫(+85℃)和低溫(-40℃)環境下進行光衰測試。
- 判定標準:
- 光強波動幅度≤10%,極端溫度條件下光衰≤15%。
5. 視角范圍測試
- 目的:確保牌照信息在駕駛員和攝像頭視角范圍內清晰可見。
- 測試方法:
- 模擬不同觀察角度(水平方向±45°,垂直方向±10°),測量光強衰減曲線。
- 判定標準:
- 在指定視角范圍內,光強不得低于法規限值。
6. 環境適應性測試
- 目的:驗證裝置在復雜工況下的可靠性。
- 測試內容:
- 防水防塵:依據IP等級(如IP54)進行噴淋及粉塵試驗;
- 振動耐久:模擬車輛行駛振動,測試光源及電路穩定性;
- 鹽霧腐蝕:評估金屬部件在鹽霧環境下的抗腐蝕性能。
7. 光源類型專項檢測
- LED光源:需額外測試光斑均勻性、色漂移及熱管理性能;
- 鹵素燈光源:需監測燈絲老化對光輸出的影響。
三、檢測設備與流程
-
- 配光測試轉臺(角度精度±0.1°);
- 高精度光度計/照度計(精度等級AA級);
- 恒溫恒濕試驗箱;
- 光譜分析儀;
- 振動臺及鹽霧試驗箱。
-
- 暗室校準 → 靜態光強分布測試 → 動態振動測試 → 環境適應性驗證 → 數據匯總分析。
四、檢測結果處理
- 合格判定:所有測試項目均需滿足法規限值要求;
- 整改建議:對未達標項提出優化方案(如調整光源布局、改進散熱設計等)。
五、行業意義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燈具油漆鍍層檢測下一篇:機動車及掛車側標志燈配光性能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9
8
14
14
15
19
15
19
21
23
17
17
19
19
31
18
27
20
22
1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