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重鉻酸鉀檢測技術要點與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
-
- 檢測目的:確定樣品中K?Cr?O?的實際含量(通常要求≥99.5%)。
- 方法:
- 碘量法:在酸性條件下,樣品與過量KI反應生成I?,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,通過淀粉指示劑判斷終點。 公式:純度=(?1−?0)×?×0.04903?×100%純度=m(V1?−V0?)×C×0.04903?×100% (?1V1?、?0V0?分別為樣品和空白滴定體積,?C為硫代硫酸鈉濃度,?m為樣品質量)
- 硫酸亞鐵銨滴定法:在硫酸介質中,用硫酸亞鐵銨直接滴定,以二苯胺磺酸鈉為指示劑。
-
- 氯化物(Cl?)
- 方法:硝酸銀比濁法(GB/T 1613-2016)。
- 步驟:樣品溶于水后加硝酸酸化,加入AgNO?,與標準溶液比濁。檢出限≤0.005%。
- 硫酸鹽(SO?²?)
- 方法:硫酸鋇比濁法,需控制鹽酸酸度(pH≈1),避免碳酸鹽干擾。
- 氯化物(Cl?)
-
- 卡爾·費休法(精確測定微量水分,適用水分≤0.1%)。
- 干燥失重法:105℃烘至恒重,計算失重百分比(適用于水分≤0.5%)。
-
- 鉛(Pb)、汞(Hg)、鎘(Cd)
- 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
- 預處理:樣品經硝酸-氫氟酸消解后稀釋測定。
- 鉛(Pb)、汞(Hg)、鎘(Cd)
-
- 步驟:配制5%水溶液,25℃下用校準后的pH計測量,標準范圍通常為4.0~6.0。
-
- 外觀:橙紅色晶體,無明顯結塊或異物。
- 溶解度:20℃水中溶解度約12g/100mL,檢測溫度需嚴格控溫±1℃。
- 密度:采用比重瓶法,標準值約為2.68g/cm³。
二、關鍵操作注意事項
-
- 全程佩戴N95口罩、護目鏡及耐酸堿手套,避免吸入粉塵或接觸皮膚。
- 廢液需用還原劑(如硫酸亞鐵)處理至Cr(VI)還原為Cr(III)后排放。
-
- 碘量法中,淀粉指示劑需在臨近終點時加入,避免提前與I?結合影響靈敏度。
- 硫酸鹽檢測時,若樣品含硫化物,需預先通氮氣驅除H?S。
-
- 滴定管、移液管需定期校驗容積誤差,pH計每日校準。
- AAS檢測重金屬時,標準曲線R²應≥0.999。
三、應用場景與標準依據
- 質量控制:生產過程中監控主含量及雜質,確保符合《工業重鉻酸鉀》(GB/T 1611-2014)。
- 環保監測:檢測廢水中Cr(VI)殘留是否低于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(GB 8978-1996)的0.5mg/L限值。
- 進口檢驗:依據SN/T 3322.2-2013進行口岸化學品安全項目篩查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
問題 | 原因分析 | 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碘量法終點返藍 | 空氣氧化I?生成I? | 滴定后立即讀數,避免長時間暴露 |
硫酸鹽檢測濁度不均 | 沉淀劑加入速度過快 | 逐滴加入BaCl?并磁力攪拌 |
水分測定值偏高 | 干燥器密封不嚴或硅膠失效 | 更換干燥劑并檢查密封性 |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7
23
23
24
25
26
25
22
29
29
26
34
29
28
27
30
32
31
35
2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