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學試劑乙酸酐檢測方法及關鍵檢測項目
一、乙酸酐的基本性質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
-
- 檢測意義:純度是乙酸酐質量的核心指標,直接影響其反應效率和產物收率。
- 檢測方法:
-
- 稱取樣品加入過量水水解。
- 加入吡啶,搖勻后靜置反應。
- 以酚酞為指示劑,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微紅色。
- 純度計算: 純度(%)=(?1−?0)×?×0.1021?×100純度(%)=m(V1?−V0?)×C×0.1021?×100 (?1V1?:樣品消耗NaOH體積;?0V0?:空白實驗體積;?C:NaOH濃度;?m:樣品質量)
-
-
- 檢測意義:水分會導致乙酸酐水解,降低有效成分。
- 檢測方法:卡爾費休法(GB/T 6283-2008)
- 試劑:卡爾費休試劑(含碘、二氧化硫、吡啶和甲醇)。
- 終點判定:電解液由淡黃色變為紅棕色(目視法)或通過電位滴定儀自動判斷。
- 計算公式: 水分(%)=?×??×100水分(%)=mV×T?×100 (?V:消耗卡爾費休試劑體積;?T:試劑滴定度;?m:樣品質量)
-
- 檢測方法:酸堿滴定法
- 直接以酚酞為指示劑,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樣品中的游離乙酸。
- 要求:酸度通常需≤0.05%(一級品)。
- 檢測方法:酸堿滴定法
-
- 檢測步驟:
- 取50 mL樣品于已恒重的蒸發皿中,水浴蒸干。
- 105℃烘箱干燥至恒重,計算殘渣質量占比。
- 標準:不揮發物≤0.005%(優級純)。
- 檢測步驟:
-
- 檢測方法:比色法(GB/T 5009.74-2014)
- 樣品灰化后溶于硝酸,加入硫化鈉顯色,與標準鉛溶液比色。
- 限值:≤1 ppm。
- 檢測方法:比色法(GB/T 5009.74-2014)
-
- 檢測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鄰菲啰啉分光光度法。
- 鄰菲啰啉法:樣品酸化后加入鹽酸羥胺還原Fe³?,與鄰菲啰啉生成橙紅色絡合物,于510 nm測吸光度。
- 檢測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鄰菲啰啉分光光度法。
-
- 外觀:目視觀察是否為無色透明液體,無懸浮物。
- 沸程測定:依據GB/T 615-2006,測定初餾點與終餾點差值(合格品≤1.5℃)。
- 紅外光譜鑒別:與標準圖譜比對,確認特征吸收峰(如1760 cm?¹處的C=O伸縮振動峰)。
三、檢測注意事項
- 取樣需均勻,避免接觸水分。
- 卡爾費休法需嚴格避光、防潮操作。
- 滴定終點判斷需多次訓練以減少主觀誤差。
- 氣相色譜法需定期校準進樣器和檢測器。
四、應用領域與檢測標準關聯
- 制藥行業:純度≥99.5%(藥典級),水分≤0.1%。
- 化工合成:重金屬和鐵含量直接影響催化劑活性。
- 出口檢驗:需符合ISO 6353-3或ACS試劑標準。
五、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化學試劑 亞硫酸氫鈉檢測下一篇:化學試劑 八水合氫氧化鋇(氫氧化鋇)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