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物理性能檢測
-
- 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:評估材料在受力下的抗拉能力(如手術手套、防護服接縫)。
- 耐磨性:針對手術鋪單、導管等頻繁接觸摩擦的產品。
- 彈性與貼合性:口罩的密合性測試(如N95口罩需通過面部密合實驗)。
-
- 過濾效率:口罩對顆粒物(如細菌、飛沫)的阻隔能力(如醫用外科口罩需≥95% BFE)。
- 抗滲透性:防護服對血液、體液等液體的阻隔性(ASTM F1670/F1671標準)。
- 透氣性:避免材料因過度密閉導致使用者不適。
-
- 吸水性:紗布、棉球的液體吸收速率與容量。
- 阻菌性:敷料類材料的細菌屏障效果。
二、化學安全性檢測
-
- 環氧乙烷殘留量:常用滅菌劑的殘留需≤10μg/g(GB/T 14233.1-2022)。
- 重金屬(Pb、Cd、As等):通過ICP-MS檢測可溶性重金屬遷移量。
- 塑化劑(如DEHP):對PVC制品中的增塑劑進行定量分析。
三、生物相容性檢測
- 細胞毒性試驗 通過體外細胞培養(如L929小鼠成纖維細胞)檢測材料浸提液的細胞存活率。
- 皮膚刺激性/致敏性 動物實驗或體外重建皮膚模型評估材料接觸后的過敏反應。
- 溶血試驗 血液接觸類材料(如導管)需確保紅細胞破壞率≤5%。
四、微生物指標檢測
- 無菌檢查 采用薄膜過濾法或直接接種法驗證滅菌效果(如輻照、環氧乙烷滅菌后產品)。
- 細菌內毒素 鱟試劑法檢測內毒素含量(如注射器需≤20 EU/件)。
- 微生物限度 非無菌產品(如醫用棉簽)需控制細菌、霉菌總數及致病菌(如金黃色葡萄球菌)。
五、典型材料的檢測重點示例
-
- 關鍵項目:顆粒物過濾效率(PFE)、通氣阻力、密合性、環氧乙烷殘留。
- 標準依據:YY/T 0969-2013(一次性醫用口罩)、GB 19083-2010(醫用防護口罩)。
-
- 關鍵項目:抗合成血液穿透、抗靜電性、透濕量。
- 標準依據:GB 19082-2009。
-
- 關鍵項目:生物相容性(細胞毒性、溶血)、拉伸強度、化學殘留。
六、檢測的意義與趨勢
- 保障安全性與有效性:避免材料缺陷導致感染、過敏或防護失效。
- 合規性要求:滿足FDA、CE、NMPA等國內外監管準入。
- 應對公共衛生事件:如COVID-19期間口罩/防護服的快速檢測需求激增。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5
17
21
16
19
16
20
15
20
23
15
14
19
20
24
29
26
22
2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