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著色劑檢測的核心項目
1. 理化指標檢測
-
- 檢測目標:鉛(Pb)、砷(As)、汞(Hg)、鎘(Cd)等有害元素。
- 意義:重金屬可能通過生物富集危害人體健康,尤其是神經和腎臟系統。
- 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(AAS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(ICP-MS)。
-
- 檢測目標:著色劑溶液的酸堿度。
- 意義:pH值影響產品穩定性,如食品中pH異常可能導致色素沉淀或變質。
-
- 檢測目標:著色劑中揮發性成分或水分比例。
- 意義:過高水分易滋生微生物,降低產品保質期。
-
- 檢測目標:合成過程中殘留的有機溶劑(如甲醇、苯系物)或未反應原料。
- 方法:氣相色譜(GC)、液相色譜(HPLC)。
2. 微生物指標檢測(針對食品、化妝品)
- 菌落總數、大腸菌群
- 意義:反映衛生狀況,超標可能導致產品腐敗或引發感染。
- 霉菌和酵母菌
- 意義:天然色素易受霉菌污染,影響安全性。
- 致病菌(如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)
- 檢測方法:微生物培養法、PCR快速檢測。
3. 毒理學安全性檢測
- 急性毒性試驗
- 方法:通過動物實驗測定半數致死量(LD??)。
- 致突變性試驗(如Ames試驗)
- 檢測目標:判斷是否會引起基因突變。
- 亞慢性毒性試驗
- 意義:評估長期低劑量暴露下的毒性效應。
4. 功能性檢測
- 著色力與色價
- 方法:分光光度法測定吸光度,量化顏色強度。
- 穩定性測試
- 檢測項目:耐光性、耐熱性、抗氧化性。
- 應用場景:如飲料色素需耐光照,烘焙色素需耐高溫。
- 遷移性測試(針對塑料、紡織品)
- 意義:防止色素遷移污染其他材料或皮膚。
5. 成分分析與合規性檢測
- 禁用色素篩查
- 目標:如蘇丹紅、孔雀石綠等非法添加物。
- 方法:HPLC-MS、超高效液相色譜(UPLC)。
- 色素含量測定
- 意義:驗證是否達到宣稱濃度(如食品標簽標識)。
- 天然色素鑒別
- 方法:紅外光譜(FTIR)、DNA條形碼技術(針對植物源色素)。
二、檢測技術手段
- 光譜分析:分光光度法快速測定色價。
- 色譜技術:HPLC、GC用于分離和定量復雜成分。
- 質譜聯用:LC-MS/MS精準鑒定非法添加物。
- 電化學法:檢測重金屬離子。
三、國內外標準參考
- 中國:GB 2760-2014(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)、GB/T 37545-2019(化妝品用著色劑)。
- 歐盟:EC 1333/2008(食品色素法規)、REACH法規(化學品安全)。
- 美國:FDA 21 CFR Part 74(色素認證要求)。
四、行業應用差異
- 食品行業:側重毒理學、重金屬及非法添加物檢測。
- 化妝品:關注致敏性、光毒性及微生物指標。
- 紡織品:重點檢測遷移性、色牢度及偶氮染料(可分解致癌芳香胺)。
五、總結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氨基態氮檢測下一篇:牛奶中復原乳糠氨酸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