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酸價的概念與檢測意義
- 定義:酸價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離脂肪酸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(mg KOH/g)。
- 意義:
- 判斷油脂氧化酸敗程度:酸價升高表明儲藏不當或加工過程中油脂水解。
- 食品安全評估:高酸價食品易產生不良風味,且可能伴隨有害物質(如過氧化物)。
- 符合法規標準:如GB 2716-2018規定食用植物油酸價限值≤3 mg KOH/g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與方法
1. 檢測方法分類
方法 | 原理 | 適用場景 |
---|---|---|
滴定法 | 中和反應原理,酚酞指示終點 | 常規實驗室分析(國標法) |
電位滴定法 | 通過pH電極測定滴定終點,避免顏色干擾 | 深色油脂或復雜基質樣品 |
近紅外光譜 | 基于游離脂肪酸特征吸收峰的快速無損檢測 | 生產線在線監控 |
2. 檢測儀器與試劑
- 儀器:電子天平(0.001g精度)、滴定管或自動電位滴定儀、恒溫水浴鍋、離心機。
- 試劑:
- 0.1mol/L氫氧化鉀(KOH)標準溶液(需標定)。
- 乙醚-乙醇混合溶劑(2:1,中性,需預中和處理)。
- 酚酞指示劑(1%乙醇溶液)。
三、檢測步驟詳解(以國標滴定法為例)
1. 樣品前處理
- 液態油脂:直接取樣。
- 固態/半固態樣品(如油炸食品、乳酪):需加熱融化后過濾或離心去雜質。
- 含脂復合樣品(如肉制品、飼料):采用索氏提取法或酸水解法提取脂肪。
2. 操作流程
- 稱樣:精確稱取3~5g樣品于錐形瓶中。
- 溶解:加入50mL乙醚-乙醇混合液,搖勻至完全溶解。
- 滴定:加入2滴酚酞指示劑,用KOH標準液滴定至粉紅色(30秒不褪色)。
- 空白試驗:同條件滴定空白溶劑,校準試劑誤差。
3. 結果計算
- ?V:樣品消耗KOH體積(mL)
- ?0V0?:空白消耗KOH體積(mL)
- ?C:KOH溶液濃度(mol/L)
- ?m:樣品質量(g)
四、關鍵注意事項
- 樣品保存:檢測前避光冷藏,防止進一步氧化。
- 溶劑處理:乙醚-乙醇混合液需預先中和至中性,避免干擾結果。
- 終點判定:深色樣品(如芝麻油)建議改用電位滴定法,減少視覺誤差。
- 安全防護:乙醚易揮發易燃,實驗需在通風櫥內操作。
五、應用場景與標準限值
樣品類型 | 酸價限值(mg KOH/g) | 檢測頻率 |
---|---|---|
一級食用植物油 | ≤1.0 | 每批次入庫檢測 |
油炸方便面 | ≤1.8 | 生產后每周抽檢 |
動物飼料用油脂 | ≤15.0 | 月度質量監控 |
六、總結
- GB 5009.229-2016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》
- AOCS Official Method Cd 3d-63 (電位滴定法)
- 《現代油脂檢測技術》,中國輕工業出版社,2020.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5
4
5
6
11
15
10
15
11
13
16
19
18
20
17
16
18
15
16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