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臨床醫學:評估人體營養狀況,指導孕期、嬰幼兒配方奶粉的DHA補充。
- 食品工業:確保保健品、嬰幼兒食品中DHA含量符合標準。
- 科研領域:研究DHA代謝機制及其與疾病(如阿爾茨海默病)的關聯。
方法 | 原理 | 優點 | 局限性 |
---|---|---|---|
氣相色譜法(GC) | 脂肪酸甲酯化后,通過氣相色譜分離并定量。 | 高分辨率、成本較低 | 需衍生化處理,步驟繁瑣 |
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 | 利用色譜柱分離脂類,紫外或熒光檢測器定量。 | 無需衍生化,適合熱不穩定樣品 | 靈敏度較低,需復雜前處理 |
質譜聯用技術(GC/LC-MS) | 色譜分離后,質譜精確分析分子量及碎片離子。 | 超高靈敏度、特異性 | 設備昂貴,操作復雜 |
核磁共振(NMR) | 通過氫譜或碳譜分析DHA特征峰。 | 無需破壞樣品,提供結構信息 | 靈敏度低,成本高 |
- 生物樣本(血漿、紅細胞膜、母乳):需低溫保存,避免氧化;常用Folch法提取脂質。
- 食品與保健品:溶劑萃取后皂化,轉化為脂肪酸甲酯(FAME)以適配GC分析。
- 國際標準:AOAC、ISO、中國GB標準規定了DHA檢測的樣本處理及方法。
- 內標物:常用C13同位素標記的DHA或相似結構脂肪酸(如C17:0)校正回收率。
- 重復性與準確性:實驗室需通過空白對照、加標回收實驗(回收率需達80%-120%)確保結果可靠。
- 氧化問題:DHA含多個雙鍵,易氧化降解。解決方案:加入抗氧化劑(如BHT)、避光操作、全程氮氣保護。
- 復雜基質干擾:食品或生物樣本中其他脂質影響檢測。解決方案:優化色譜條件或使用SPE固相萃取純化。
- 成本與普及性:推廣低成本快速檢測技術(如便攜式熒光傳感器)替代大型儀器。
- 臨床診斷:檢測孕婦血漿DHA水平,指導補充劑量以降低早產風險。
- 嬰幼兒奶粉監管:通過GC-MS驗證DHA添加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(如中國GB 10765-2010)。
- 功能性食品研發:評估微藻油等新型DHA來源的生物利用率。
- 即時檢測(POCT):開發基于納米材料或生物傳感器的便攜設備,實現家庭自測。
- 多組學整合:結合脂質組學與代謝組學,揭示DHA在疾病中的分子機制。
- 標準化協作:統一檢測流程與數據報告規范,促進跨區域研究對比。
- ISO 12966-2:2017 動植物油脂-脂肪酸甲酯的氣相色譜分析.
- AOAC Official Method 996.06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.
- 中國國家標準GB 5009.168-2016 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.
上一篇:氟苯咪唑及其代謝物檢測下一篇:丹參酮類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5
7
7
7
5
7
7
7
9
8
11
8
9
9
7
7
8
8
7
1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