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公害農產品兔肉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無公害農產品的定義與標準
二、無公害兔肉的核心檢測項目
- 蛋白質含量:要求≥18%(鮮肉),反映兔肉的營養價值。
- 揮發性鹽基氮(TVB-N):≤15 mg/100g,用于判斷肉品新鮮度,超標表明腐敗變質。
- 水分含量:≤77%,防止注水肉摻雜。
- 菌落總數:≤5×10? CFU/g,評估衛生狀況。
- 大腸菌群:≤1×10³ MPN/100g,監控腸道致病菌污染風險。
- 致病菌(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):不得檢出,確保無食源性疾病風險。
- 禁用藥物:氯霉素、硝基呋喃類代謝物(如呋喃唑酮)、萊克多巴胺等,實行“零容忍”。
- 限用抗生素:磺胺類(總量≤100 μg/kg)、四環素類(≤100 μg/kg)、恩諾沙星(≤100 μg/kg)等,按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》(GB 31650-2021)執行。
- 鉛(Pb):≤0.2 mg/kg
- 鎘(Cd):≤0.1 mg/kg
- 砷(As):≤0.5 mg/kg
- 汞(Hg):≤0.05 mg/kg 檢測重點覆蓋飼料、水源及加工環節的污染風險。
- 防腐劑:亞硝酸鹽殘留量≤30 mg/kg(以NaNO?計)。
- 色素與保水劑:禁止使用非食用物質(如工業色素、硼砂)。
- 弓形蟲包囊:通過顯微鏡觀察或PCR技術檢測,防止人畜共患病傳播。
- 兔瘟病毒(RHDV):屠宰前需進行疫病檢疫,確保活體健康。
三、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
- 實驗室檢測技術:高效液相色譜(HPLC)用于藥物殘留分析,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重金屬,PCR技術篩查病原微生物。
- 依據標準:
- GB 2707-2016 畜禽肉衛生標準
- NY/T 5344.6-2006 無公害食品 產品抽樣規范
- 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(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清單)
四、檢測流程與認證管理
- 抽樣:按NY/T 5344標準在生產基地、加工車間隨機抽取樣品。
- 檢測機構:需通過CMA(中國計量認證)和CATL(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)雙認證。
- 認證標識:通過檢測后由農業農村部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證書,允許使用“無公害農產品”標志。
五、檢測的意義與挑戰
- 消費者層面:保障肉質安全,降低食源性疾病風險。
- 生產者層面:提升產品附加值,開拓高端市場。
- 行業挑戰:小型養殖戶檢測成本高、獸藥濫用隱蔽性強,需加強抽檢頻次與溯源管理。
結語
上一篇:核酸定量PCR檢測下一篇:無公害農產品 荔枝、龍眼、紅毛丹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62
220
195
206
200
205
215
208
215
220
206
203
207
207
200
197
213
201
211
20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