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公害農產品海水蝦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安全衛生指標檢測
-
- 檢測項目:鉛(Pb)、鎘(Cd)、汞(Hg)、砷(As)、鉻(Cr)等。
- 意義:重金屬易通過水體富集在蝦體內,長期攝入會導致神經系統、肝腎損傷等。
- 檢測方法: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
-
- 抗生素類:硝基呋喃類(如呋喃唑酮)、氯霉素、磺胺類、四環素類等。
- 禁用藥物:孔雀石綠、結晶紫(可能用于非法殺菌)。
- 意義:抗生素濫用可能導致耐藥性,部分藥物具有致癌性。
- 檢測方法: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、液相色譜-質譜聯用(LC-MS/MS)。
-
- 致病菌:沙門氏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等。
- 意義:微生物污染可能引發食物中毒,威脅消費者健康。
- 檢測方法:細菌培養法、PCR分子檢測。
-
- 檢測項目:肝吸蟲、異尖線蟲等寄生蟲,以及白斑綜合征病毒(WSSV)。
- 意義:寄生蟲感染風險高,病毒可能影響養殖安全。
- 檢測方法:顯微鏡觀察、PCR檢測。
二、保鮮劑及非法添加物檢測
-
- 來源:部分商家非法使用甲醛延長保鮮期。
- 危害:甲醛為致癌物,可破壞消化道黏膜。
- 檢測方法:分光光度法、高效液相色譜法。
-
- 來源:用于漂白蝦體,改善外觀。
- 危害:過量攝入引發呼吸道疾病。
- 檢測方法:滴定法、離子色譜法。
三、質量指標檢測
-
- 檢測內容:蝦體色澤、氣味、組織形態(是否完整、有無腐敗)。
- 標準:鮮活蝦應具有自然光澤,無異味,肌肉彈性良好。
-
- 揮發性鹽基氮(TVB-N):反映蝦的新鮮程度,超標表明腐敗。
- 組胺:腐敗產生的有毒物質,可致過敏反應。
- 檢測方法:滴定法、分光光度法。
四、環境與養殖過程檢測
-
- 檢測項目:水質pH值、溶解氧、氨氮、亞硝酸鹽、農藥殘留(如有機磷)。
- 意義:確保養殖環境符合無公害標準,避免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傳遞。
-
- 檢測內容:飼料中重金屬、激素、抗生素等是否符合《無公害水產養殖飼料標準》。
五、檢測流程與標準
- 抽樣規范:按GB/T 30891-2014《水產品抽樣規范》執行,確保樣本代表性。
- 檢測標準:
- 安全限量依據《GB 2733-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鮮、凍動物性水產品》。
- 藥物殘留參照農業農村部《水產養殖用藥明白紙》禁用清單。
- 認證要求:通過無公害認證的海水蝦需定期接受抽檢,確保全鏈條合規。
六、檢測意義與發展趨勢
上一篇:β-激動劑類檢測下一篇:無公害農產品 淡水魚類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5
4
5
6
11
15
10
15
11
13
16
19
18
20
17
16
18
15
16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