氘代磺胺間二甲氧嘧啶(d-SDM)檢測技術及檢測項目
一、檢測背景與意義
-
- d-SDM是SDM的同位素標記物,化學性質與母體化合物相似,但因氘(²H)取代氫(¹H)后具有更高分子量,便于質譜區分。
- 主要用途:作為內標物用于高效液相色譜-串聯質譜(HPLC-MS/MS)分析,校正樣品前處理及儀器分析過程中的誤差。
-
- 藥物開發:追蹤原型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動力學行為。
- 食品安全:檢測動物源性食品(如肉類、乳制品)中SDM殘留,確保符合限量標準。
- 環境監測:評估SDM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及生態風險。
二、主要檢測項目
1. 藥物質量控制檢測
- 純度分析 檢測d-SDM的化學純度及同位素豐度(如氘代率≥98%),確保其符合內標物標準。 方法:核磁共振(NMR)、高分辨質譜(HRMS)。
- 穩定性驗證 評估d-SDM在不同儲存條件(溫度、濕度)下的穩定性,確認其適用性。
2. 殘留檢測
- 動物源性食品中的SDM殘留 通過檢測d-SDM作為內標,定量分析SDM在肉類、魚類、乳制品中的殘留量。 限量標準:
- 中國GB 31650-2019:SDM在動物肌肉中殘留限量為100 μg/kg。
- 歐盟EC No 37/2010:SDM殘留限量為50 μg/kg。
- 代謝產物分析 結合d-SDM追蹤SDM的乙酰化代謝產物(如N4-乙酰磺胺間二甲氧嘧啶)。
3. 環境樣本檢測
- 水體與土壤中的SDM殘留 檢測污水處理廠出水、農業徑流中的SDM及其轉化產物。 方法:固相萃取(SPE)結合LC-MS/MS,定量限(LOQ)可達0.1 ng/L。
- 生態毒理學研究 評估SDM對水生生物(如魚類、藻類)的慢性毒性效應。
4. 方法學驗證
- 回收率與精密度 通過加標實驗驗證d-SDM作為內標的回收率(通常要求70%~120%)及相對標準偏差(RSD<15%)。
- 基質效應評估 分析不同樣本基質(如豬肝、牛奶)對檢測信號的影響。
三、檢測技術與方法
1. 色譜-質譜聯用技術
- HPLC-MS/MS: 選擇反應監測(SRM)模式下,d-SDM的特征離子對(如m/z 319→156)用于定量,消除基質干擾。
- LC-QTOF: 高分辨質譜用于確認d-SDM的同位素分布,區分其與原型藥物。
2. 免疫分析法
-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(ELISA): 快速篩查大量樣本,但需注意交叉反應(如與其他磺胺類藥物的交叉性)。
3. 同位素稀釋法
- 在樣品前處理前加入d-SDM作為內標,校正提取效率及儀器響應的波動。
四、樣品前處理流程
- 動物組織/食品樣本
- 均質化→乙腈提取→C18固相萃取柱凈化→氮吹濃縮→復溶后上機分析。
- 環境水樣
- 調節pH至6.5→HLB固相萃取柱富集→甲醇洗脫→濃縮定容。
五、法規與標準
- 中國:《GB/T 21316-2007 動物源性食品中磺胺類藥物殘留的測定》。
- 國際:CLSI EP17-A2(臨床質譜方法驗證指南)。
六、總結
上一篇:黃曲霉毒素B族檢測下一篇:氘代磺胺鄰二甲氧嘧啶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3
13
13
15
12
13
13
14
17
15
18
13
13
16
19
19
20
18
19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