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曲霉毒素B族檢測技術綜述
一、檢測項目的核心內容
-
- AFB1:毒性最強,主要檢測對象。
- AFB2:毒性次之,常與AFB1共存。
- 總B族毒素:AFB1與AFB2的總量(需進行衍生化處理以提高檢測靈敏度)。
-
- 安全評估:評估食品、飼料中黃曲霉毒素是否超出國家標準或國際限量。
- 污染溯源:追蹤污染來源,指導農業生產和儲存管理。
- 法規合規:滿足進出口貿易中的檢測要求(如歐盟、美國FDA標準)。
-
- 中國標準(GB 2761-2017):
- 玉米、花生及其制品:AFB1≤20 μg/kg;總B族(AFB1+AFB2)≤20 μg/kg。
- 嬰幼兒配方食品:AFB1≤0.5 μg/kg。
- 歐盟標準(EC 1881/2006):
- 直接食用的花生:AFB1≤8 μg/kg,總B族≤15 μg/kg。
- 中國標準(GB 2761-2017):
二、檢測方法及技術選擇
-
- 免疫層析試紙法(膠體金法):
- 原理:抗原-抗體特異性結合,肉眼觀察顯色結果。
- 特點:快速(10-15分鐘)、便攜,適用于現場初篩。
- 缺點:半定量,假陽性率高,需實驗室確證。
- 酶聯免疫法(ELISA):
- 原理:酶標記抗體與毒素結合,通過吸光度定量。
- 靈敏度:可達0.1 μg/kg。
- 適用范圍:大批量樣品的快速定量分析。
- 免疫層析試紙法(膠體金法):
-
- 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:
- 搭配熒光檢測器(FLD):需柱前/柱后衍生化(如碘、溴衍生)增強信號。
- 檢測限:AFB1可達0.01 μg/kg。
- 液相色譜-串聯質譜法(LC-MS/MS):
- 原理:多反應監測(MRM)模式,高特異性、高靈敏度。
- 優勢:可同時檢測多種毒素,無需衍生化。
- 檢測限:可達0.001 μg/kg(超痕量分析)。
- 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:
三、樣品前處理關鍵步驟
-
- 代表性采樣:根據GB 5009.22標準,對不均勻樣品(如花生)進行多點取樣。
- 避光保存:黃曲霉毒素遇光易降解,需低溫(4℃)避光儲存。
-
- 提取溶劑:甲醇-水(70:30)、乙腈-水(84:16)等。
- 凈化技術:
- 免疫親和柱(IAC):特異性吸附黃曲霉毒素,去除雜質。
- 多功能凈化柱(MycoSep®):基于分子篩和吸附劑去除干擾物。
四、檢測中的質量控制
-
- 每批次樣品需設置空白對照,排除基質干擾。
- 加標回收率應控制在70%-120%(依據GB 5009.22要求)。
-
- 使用有證標準物質(如Sigma-Aldrich)。
- 校準曲線線性范圍需覆蓋預期濃度(R²≥0.99)。
五、檢測挑戰與解決方案
-
- 復雜樣品(如香辛料、中藥)需優化提取方案,結合QuEChERS法凈化。
-
- 采用LC-MS/MS結合同位素內標法(如¹³C標記AFB1)提高準確性。
-
- 初篩陽性樣品需通過儀器法確證,避免誤判。
六、應用領域
- 食品行業:糧食加工、食用油、乳制品等。
- 飼料安全:防止毒素通過動物產品進入食物鏈。
- 中藥材監控:易霉變藥材(如枸杞、薏苡仁)的質控。
上一篇:黃曲霉毒素M族檢測下一篇:氘代磺胺間二甲氧嘧啶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54
215
191
203
198
204
210
202
207
217
204
199
204
203
198
195
210
199
209
202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