鮮(凍)畜肉衛生標準檢測概述
檢測項目及技術要求
1. 感官指標
- 色澤:鮮肉表面呈自然光澤,顏色均勻(如豬肉呈淡紅或鮮紅色,牛肉呈暗紅色),脂肪潔白或微黃;凍肉解凍后應與鮮肉色澤相近。
- 氣味:具有鮮肉固有氣味,無異味(如酸敗、腐臭味)。
- 組織狀態:肌肉有彈性,指壓后凹陷迅速恢復;表面微濕潤,不粘手;凍肉解凍后無血水異常滲出。
- 病變與異物:無淤血、寄生蟲、病變淋巴結及肉眼可見雜質。
2. 理化指標
- 揮發性鹽基氮(TVB-N):反映蛋白質腐敗程度,鮮肉≤15 mg/100g,凍肉≤20 mg/100g。
- pH值:正常鮮肉pH 5.8~6.4,pH過高或過低可能提示變質或注水。
- 水分含量:防止注水肉,如豬肉水分≤77%(GB 18394-2001)。
- 重金屬殘留:鉛(≤0.2 mg/kg)、鎘(≤0.1 mg/kg)、汞(≤0.05 mg/kg),依據《GB 2762-202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。
- 亞硝酸鹽殘留:加工肉制品≤30 mg/kg(鮮肉中不得人為添加)。
3. 微生物指標
- 菌落總數:反映衛生狀況,鮮肉≤1×10? CFU/g,凍肉≤5×10? CFU/g。
- 大腸菌群:≤1×10? CFU/g(部分產品依據標準調整)。
- 致病菌: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等不得檢出(按GB 29921-2021規定)。
- 寄生蟲:旋毛蟲、囊尾蚴等活體寄生蟲需顯微鏡檢測,不得存在。
4. 農獸藥殘留
- 抗生素類:四環素類、磺胺類、氟喹諾酮類等殘留量需符合標準。
- 激素類:瘦肉精(如克倫特羅、萊克多巴胺)不得檢出。
- 抗寄生蟲藥:阿苯達唑、伊維菌素等殘留限量控制。
5. 冷凍工藝指標(凍肉專屬)
- 中心溫度:凍肉凍結終溫≤-15℃,運輸儲存≤-18℃。
- 解凍失水率:凍肉解凍后汁液流失率≤6%(反映冷凍工藝合理性)。
- 復凍檢測:禁止反復凍融,防止微生物增殖。
6. 包裝與標識
- 包裝材料:需符合食品級衛生標準,無有毒物質遷移。
- 標簽信息:需注明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儲存條件、生產許可證號等,凍肉需標注“冷凍”字樣。
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
項目 | 檢測方法 | 標準依據 |
---|---|---|
TVB-N | 半微量定氮法 | GB 5009.228-2016 |
重金屬 | 原子吸收光譜法/ICP-MS | GB 5009.12-2017 等系列 |
獸藥殘留 | 液相色譜-質譜聯用(LC-MS/MS) | GB 31650-2019 |
微生物 | 平板計數法、PCR檢測 | GB 4789 系列標準 |
檢測意義
- 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,避免食源性疾病;
- 防止摻假、注水、濫用藥物等違法行為;
- 保障消費者健康及市場秩序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
4
13
13
15
12
15
13
14
17
15
18
13
13
16
19
19
20
18
19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