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器用水量檢測技術規范及核心檢測項目
一、檢測背景與意義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
1. 單次沖水量測定
- 檢測目的:驗證單次沖水實際耗水量是否符合標準限值。
- 測試方法:
- 采用標準量筒或高精度水表(誤差≤±2%)測量沖水周期內總用水量。
- 測試重復3次,取平均值,結果精確至0.1L。
- 標準要求:
- 普通坐便器:≤6.0L(中國1級水效);高效型≤4.0L。
- 小便器:≤3.0L/次。
2. 密封性及泄漏檢測
- 檢測目的:排除因閥門或管道泄漏導致的隱性耗水。
- 測試方法:
- 靜態水壓測試:向便器注水至額定水位后靜置30分鐘,觀察水位下降幅度(應≤2mm)。
- 動態密封性測試:模擬連續10次沖水后,檢查連接處滲漏情況。
3. 重復沖水穩定性測試
- 檢測目的:評估產品在連續使用中的節水性能穩定性。
- 測試方法:
- 以標準頻率(如每小時20次)模擬沖水操作,持續24小時。
- 每間隔1小時記錄單次用水量,計算變異系數(CV值應≤5%)。
4. 水壓適應性檢測
- 檢測目的:驗證不同水壓下沖水效果與用水量一致性。
- 測試條件:
- 水壓范圍:0.1MPa(低壓)至0.6MPa(高壓)。
- 測試設備:可調壓供水系統、壓力傳感器。
- 判定標準:高低壓條件下單次沖水量偏差≤10%。
5. 沖洗功能與殘留物清除率
- 檢測目的:確保節水同時滿足使用衛生要求。
- 測試方法:
- 使用標準測試介質(如100個φ3mm聚乙烯小球或淀粉模擬物)模擬污物。
- 計算沖洗后殘留物比例(殘留≤5%為合格)。
- 結合高速攝像機分析水流形態對沖洗效率的影響。
6. 雙檔沖水功能驗證(針對分檔便器)
- 檢測目的:檢測半沖/全沖模式的用水量差異。
- 測試步驟:
- 分別測試半沖檔和全沖檔的單次用水量。
- 半沖水量應≤全沖水量的70%,且總平均值符合水效等級要求。
7. 水封恢復性能檢測
- 檢測目的:防止排水管道氣體反流,間接影響用水量設計。
- 測試方法:
- 沖水后測量水封深度(≥50mm為合格)。
- 重復沖水10次后復測,水封高度下降值≤5mm。
三、檢測設備與工具
- 基礎設備:流量計、壓力表、電子天平(模擬物稱重)、量筒。
- 專用裝置:沖水模擬機、水封深度測量儀、高速攝像系統。
- 環境要求:實驗室溫度20±5℃,相對濕度30%-70%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認證依據
- 中國標準:GB/T 6952-2015《衛生陶瓷》、GB 28377-2019《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水效等級》。
- 國際標準:ASME A112.19.2(美國)、EN 997(歐洲)、ISO 30500(節水標準)。
- 認證體系:中國水效標識、美國WaterSense、歐洲EU Water Label。
五、節水技術優化方向
- 優化沖水閥結構(如虹吸式/直沖式切換)。
- 應用空氣注入技術(增加水流動力)。
- 陶瓷釉面納米涂層(減少沖洗阻力)。
六、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28
32
31
18
25
41
44
7
11
12
12
10
16
17
17
18
20
20
20
22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