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檢測目的
二、檢測標準與依據
- 國家標準
- GB/T 328.21-2007《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21部分:高分子防水卷材 接縫剝離性能》
- JC/T 1075-2008《瀝青基防水卷材用基層處理劑》(針對瀝青類卷材)
- 國際標準
- ASTM D903《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el or Stripping Strength of Adhesive Bonds》(膠粘劑剝離強度通用測試方法)
- EN 12316-2《柔性防水卷材接縫剝離性能測試》
三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剝離強度測試
- 試樣制備
- 將兩片卷材按實際施工工藝(熱熔、自粘或焊接)搭接,搭接寬度通常為50-100mm。
- 切割成標準試樣尺寸(如25mm寬×150mm長),搭接區域居中。
- 測試設備
- 電子拉力試驗機(精度≤1%),配備可調節夾持裝置。
- 測試步驟
- 將試樣未搭接端分別夾持在試驗機的上下夾具中,確保剝離角度為180°。
- 以100mm/min的恒定速度拉伸,記錄剝離過程中的最大力值(N)和剝離曲線。
- 計算剝離強度(N/mm)= 平均剝離力(N)/ 試樣寬度(mm)。
- 合格標準
- 高分子卷材(如TPO、PVC):≥3.0 N/mm(GB 12953-2003)
- 瀝青基卷材(如SBS、APP):≥1.5 N/mm(GB 18242-2008)
2. 搭接寬度驗證
- 測量實際搭接寬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≥80mm),寬度不足可能導致應力集中,降低剝離強度。
3. 剝離破壞模式分析
- 內聚破壞:剝離后卷材本體被撕裂,表明膠粘劑或熱熔層粘結力強于材料自身強度,符合要求。
- 界面破壞:卷材與搭接面完全分離,表明粘結失效,需排查施工工藝或材料兼容性問題。
4. 環境適應性測試
- 溫度影響:在高溫(如70℃)和低溫(如-20℃)條件下測試剝離強度,評估材料熱脹冷縮對粘結性能的影響。
- 浸水后剝離強度:將試樣浸水168小時后測試,模擬長期潮濕環境下的粘結耐久性。
四、檢測關鍵影響因素
- 施工工藝:熱熔溫度不足、輥壓不密實會導致虛粘。
- 表面處理:灰塵、油污或脫模劑殘留會降低粘結力。
- 材料兼容性:不同品牌或類型的卷材可能存在膠粘劑不匹配問題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問題現象 | 可能原因 | 改進措施 |
---|---|---|
剝離強度低于標準值 | 熱熔溫度不足、輥壓不充分 | 調整熱熔設備參數,增加輥壓力度 |
界面破壞為主 | 卷材表面污染或老化 | 施工前清潔基面,使用配套基層處理劑 |
高溫下剝離強度驟降 | 膠粘劑耐熱性差 | 選用耐高溫膠粘劑或調整施工環境溫度 |
六、檢測報告內容
七、工程應用建議
- 施工前進行粘結相容性試驗,驗證材料匹配性。
- 采用無損檢測儀器(如超聲波探傷儀)對現場搭接縫進行隨機抽查。
- 雨季或低溫環境下優先選用自粘型卷材,避免熱熔施工質量波動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4
7
14
18
15
15
20
14
17
13
16
18
14
15
17
21
22
18
21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