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裝材料及制品化學參數檢測完整指南(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)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分類
- 檢測物質:鉛(Pb)、鎘(Cd)、汞(Hg)、鉻(Cr??)、砷(As)
- 檢測意義:重金屬在人體內蓄積可引發慢性中毒,歐盟《食品接觸材料法規》(EC 1935/2004)和中國GB 4806系列標準均嚴格限定其遷移量。
- 方法:模擬材料與食品接觸條件(如酸性、油脂環境),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(ICP-MS)測定溶出物中的重金屬含量。
- 檢測物質: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甲醛、乙酸乙酯等
- 重點關注材料:塑料、油墨、膠黏劑(如復合膜包裝)。
- 標準:FDA 21 CFR 175.105(美國)、GB 9685-2016(中國)。
- 方法:頂空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HS-GC/MS),檢測材料在高溫或密閉環境下的揮發物。
- 檢測物質:DEHP、DBP、BBP、DINP等6大類(歐盟REACH法規SVHC清單管控物質)
- 風險場景:PVC材質包裝(如保鮮膜)在接觸油脂食品時易析出塑化劑。
- 方法:液相色譜-三重四極桿質譜(LC-MS/MS),檢測限可達0.01 mg/kg。
- 來源:塑料加工中的不完全燃燒、橡膠填充油。
- 致癌風險:苯并[a]芘等16種PAHs被列為1類致癌物。
- 檢測標準:德國GS認證(PAHs總量<1 mg/kg)、GB 31604.21-2016。
- 應用場景:罐頭內涂層、聚碳酸酯(PC)塑料制品。
- 法規限制:歐盟(EU) No 10/2011規定BPA遷移限值為0.6 mg/kg。
- 檢測技術:高效液相色譜(HPLC)結合熒光檢測器。
- 常見于:紙質包裝(餐巾紙、食品包裝紙)。
- 危害:遷移至食品可能引發過敏反應。
- 方法:紫外分光光度法(GB/T 5009.78-2003)。
- 檢測物質:乙酸乙酯、丁酮、異丙醇等印刷殘留溶劑。
- 標準要求:GB/T 10004-2008規定總量≤5 mg/m²,單一溶劑≤3 mg/m²。
- 檢測步驟:氣相色譜(GC)結合溶劑提取法。
二、材料類型與檢測差異
材料類別 | 重點檢測項目 | 特殊要求舉例 |
---|---|---|
塑料 | 塑化劑、單體殘留(如氯乙烯)、抗氧化劑 | PET瓶需檢測乙醛遷移量 |
紙質 | 熒光增白劑、重金屬(油墨遷移)、多氯聯苯 | 食品級紙需符合FDA 21 CFR 176.170 |
金屬 | 涂層雙酚A、內壁腐蝕物(如錫、鋁離子) | 罐頭需通過模擬酸性溶液浸泡測試 |
玻璃 | 鉛、鎘溶出量(彩色玻璃釉料風險) | 歐盟AP(89)1規定鉛遷移限值0.8 mg/L |
三、檢測流程關鍵節點
- 樣品預處理:根據材料類型選擇切割、粉碎或浸泡模擬液(如10%乙醇、3%醋酸)。
- 遷移實驗:按GB 31604.1-2015設定溫度(40°C
70°C)和時間(24h240h)。 - 儀器分析:結合色譜、光譜技術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。
- 結果判定:對照GB 9685、EU 10/2011等標準限值,出具合規性報告。
四、行業趨勢與挑戰
- 全氟化合物(PFAS)管控升級:歐美逐步禁用包裝中的PFOS、PFOA等物質(如丹麥2020年禁令)。
- 可降解材料檢測:需新增降解產物(如CO?釋放量)與中間代謝物分析。
- 非靶向篩查技術:高分辨質譜(HRMS)用于未知污染物篩查,應對日益復雜的供應鏈風險。
五、合規建議
- 供應商審核:要求原材料供應商提供SGS、Intertek等第三方檢測報告。
- 動態監控:針對高風險材料(如再生塑料)增加檢測頻次。
- 標簽聲明:符合“食品接觸用”標識要求(GB 4806.1-2016)。
上一篇:耐特殊化學介質性檢測下一篇:碾壓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42
38
44
41
42
44
44
43
43
49
53
44
22
19
20
16
18
21
20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