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化混凝土烘干體積密度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試驗目的
- 質量控制:驗證混凝土是否達到設計密度要求。
- 配合比驗證:評估骨料與水泥漿體的結合密實度。
- 耐久性評估:通過密度間接反映孔隙率,推斷抗凍性及抗侵蝕能力。
二、檢測依據標準
- 國家標準:GB/T 50080-2016《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》
- 行業規范:JGJ 52-2006《普通混凝土用砂、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》
- 國際參考:ASTM C642《硬化混凝土吸水率、體積密度與孔隙率試驗方法》
三、核心檢測項目及流程
1. 試樣制備
- 取樣要求:
- 從施工結構中鉆取或切割標準試件(100mm立方體或φ100×100mm圓柱體)。
- 試件表面需平整,無裂縫、蜂窩等缺陷。
- 預處理:
- 試樣在105±5℃烘箱中烘干至恒重(兩次稱量差<0.1%)。
- 冷卻至室溫(需置于干燥器內避免吸濕)。
2. 體積測量
- 直接法: 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試件尺寸,計算幾何體積(精確至1mm³)。
- 排水法(適用于不規則試樣):
- 采用李氏比重瓶或浸水稱重法測定飽和面干狀態體積。
- 公式:?=?2−?1??V=ρw?m2?−m1??(?1m1?為浸水前質量,?2m2?為浸水后質量,??ρw?為水密度)。
3. 質量控制參數
- 烘干質量: 電子天平稱量精度需達0.1g,記錄烘干后質量??md?。
- 體積密度計算: ?=???×103 (kg/m3)ρ=Vmd??×103(kg/m3)
- 允差要求: 同一組試件密度極差≤30kg/m³,否則需復測。
4. 平行試驗與數據修正
- 平行試樣數量:≥3個,剔除偏差>5%的異常值。
- 濕度修正:若試樣未完全烘干,需按GB/T 17669標準進行含水率補償計算。
四、關鍵影響因素分析
- 含水狀態:未徹底烘干會導致密度值偏低(誤差可達5%以上)。
- 試件完整性:邊緣破損或內部缺陷會顯著影響體積測量精度。
- 溫度控制:烘干溫度超過110℃可能破壞水泥水化產物結構。
- 操作誤差:稱量時未徹底冷卻或浸水法氣泡未排盡將導致系統性偏差。
五、工程應用與意義
- 結構安全評估:低密度混凝土可能存在強度不足風險(如<2200kg/m³時需預警)。
- 防水性能預測:密度2300-2500kg/m³的混凝土通常具有較低滲透性。
- 節能設計參考:輕質混凝土(密度<2000kg/m³)適用于保溫隔聲墻體。
六、注意事項
- 時效性:試樣應在28天標準養護后立即檢測。
- 環境控制:實驗室溫度需保持20±2℃,濕度≤50%RH。
- 儀器校準:每月校驗烘箱溫控系統及電子天平精度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39
42
40
46
43
43
45
45
44
44
50
54
45
23
20
21
17
19
22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