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期吸水量檢測技術規(guī)范
一、引言
二、檢測原理
三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樣品制備
- 規(guī)格標準化:按標準裁剪試樣(如100mm×100mm板材或50g顆粒物料)。
- 預處理:將樣品置于恒溫恒濕箱(如溫度20±2℃,濕度50±5%)干燥至恒重。
- 標記與分組:每組至少3個平行樣本,標記編號以避免混淆。
2. 環(huán)境條件控制
- 水溫:根據標準選擇(如20℃蒸餾水或模擬實際環(huán)境液體)。
- 浸泡容器:使用惰性材質容器(玻璃/塑料),避免化學反應。
- 時間設定:嚴格按標準控制浸泡時長(如2h、6h、24h)。
3. 吸水過程操作
- 浸泡方式:試樣完全浸沒,上表面距水面≥25mm,避免氣泡附著。
- 中途擦拭:浸泡結束后,用濕潤紗布輕拭表面游離水(僅限部分標準要求)。
- 稱重間隔:高頻檢測需多次稱重(如每30分鐘記錄一次質量變化)。
4. 質量測定
- 儀器精度:使用精度0.01g及以上電子天平。
- 濕重測量:試樣取出后迅速稱重,防止水分蒸發(fā)影響結果。
- 干重復測:吸水后樣品需再次烘干至恒重,驗證穩(wěn)定性。
5. 計算公式
- 質量吸水率: ??=??−????×100%Wm?=md?mw?−md??×100% (??Wm?:質量吸水率%;??mw?:濕重;??md?:干重)
- 體積吸水率(適用于密實材料): ??=??−????×100%Wv?=ρVmw?−md??×100% (?ρ:水密度;?V:試樣體積)
6. 數據分析
- 離散度評估:計算平行試樣吸水率的標準偏差(≤5%為合格)。
- 對比驗證:與行業(yè)標準值(如GB/T 3810.3-2016陶瓷磚吸水率要求)比對。
- 圖表呈現:繪制吸水率-時間曲線,分析吸水動力學特征。
7. 干擾因素排除
- 表面處理影響:拋光或粗糙化樣品需單獨注明。
- 溶液成分:若使用酸/堿液替代純水,需明確濃度參數。
- 溫度補償:高溫/低溫環(huán)境需修正水密度參數。
四、檢測標準與設備
- 國際標準
- ASTM C140(混凝土砌塊吸水率)
- ISO 15148(建筑材料毛細吸水率)
- 關鍵設備清單
- 恒溫干燥箱、電子天平(0.001g精度)、真空飽水裝置(可選)、數據記錄儀。
五、應用案例
- 案例1:某陶粒輕骨料短期吸水量檢測(2小時)顯示吸水率達12%,超過GB/T 17431.1標準限值(≤10%),判定為抗凍性不合格。
- 案例2:防水涂料基材通過6小時階梯式吸水測試,吸水率僅0.8%,驗證其快速疏水特性。
六、注意事項
- 樣品邊緣需密封處理(如涂蠟),避免側向吸水干擾。
- 高吸水性材料(如海綿)需縮短檢測時長至分鐘級。
- 檢測報告需注明檢測條件(溫度、濕度、液體類型)。
七、
上一篇:彈性底涂的表面憎水率檢測下一篇:耐凍融性能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6
10
10
9
9
11
14
14
19
18
20
17
17
21
25
18
18
17
23
20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