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環境試驗檢測的核心目的
- 驗證產品可靠性:評估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穩定性,避免因環境因素導致功能失效。
- 優化產品設計:通過試驗結果改進材料選擇、結構設計及防護措施。
- 滿足標準合規性:符合國內外法規及行業標準(如IEC、GB、ISO等)的強制要求。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及試驗方法
1. 溫度試驗
-
- 目的:測試元器件在高溫下的耐老化能力及性能穩定性。
- 方法:將產品置于高溫箱(通常+40℃~+85℃,特殊場景可達+150℃以上),持續48~96小時,監測功能參數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2、GB/T 2423.2。
-
- 目的:驗證材料低溫脆化、潤滑劑凝固等對產品的影響。
- 方法:在-25℃~-40℃環境中保持48小時,評估啟動性能及機械強度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1、GB/T 2423.1。
-
- 目的:檢測材料熱脹冷縮導致的連接件松動、開裂等問題。
- 方法:高低溫交替循環(如-40℃↔+85℃,循環次數≥10次),每階段保持1~2小時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14、GB/T 2423.22。
2. 濕度試驗
-
- 目的:評估絕緣性能下降、金屬件腐蝕風險。
- 方法:溫度40℃±2℃、濕度93%±3%環境下持續96小時,測試后立即檢測電氣性能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78、GB/T 2423.3。
-
- 目的:模擬晝夜溫差與濕度波動對密封性的影響。
- 方法:在高濕(95%)與高溫(55℃)/低溫(25℃)間循環,持續10~56天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30、GB/T 2423.4。
3. 振動與機械沖擊試驗
-
- 目的:模擬運輸或運行中的振動環境,檢測結構疲勞、焊點脫落等缺陷。
- 方法:按頻率范圍(5Hz
500Hz)施加隨機振動譜,時長12小時。 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64、GB/T 2423.56。
-
- 目的:驗證產品抗瞬時沖擊能力(如跌落、碰撞)。
- 方法:半正弦波沖擊,加速度150g~300g,脈沖持續時間6ms,多方向沖擊3次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27、GB/T 2423.5。
4. 鹽霧試驗
- 目的:評估沿海或工業污染環境中金屬部件的耐腐蝕性。
- 方法:5%氯化鈉溶液,35℃連續噴霧48~96小時,檢查銹蝕、電化學遷移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11、GB/T 2423.17。
5. 防護等級試驗(IP代碼)
- 防塵試驗(IP5X/IP6X)
- 方法:在密閉粉塵箱中持續吹入滑石粉或硅酸鹽粉塵,試驗后內部無沉積。
- 防水試驗(IPX1~IPX9K)
- 方法:從滴水(IPX1)到高壓高溫噴水(IPX9K),考核外殼密封性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529、GB/T 4208。
6. 低氣壓試驗
- 目的:模擬高海拔(如5000米)環境下的散熱下降、絕緣擊穿風險。
- 方法:在氣壓≤53kPa的試驗箱中通電運行,監測溫升及放電現象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13、GB/T 2423.21。
7. 太陽輻射試驗
- 目的:檢測塑料件紫外線老化、涂層褪色及脆化。
- 方法:氙燈或紫外燈模擬太陽光譜,輻照度0.35~1.2kW/m²,循環光照/冷凝。
- 標準依據:IEC 60068-2-5、GB/T 2423.24。
三、試驗規劃與結果判定
- 試驗順序設計:建議按“機械試驗→氣候試驗→綜合試驗”順序,避免前期試驗干擾后續結果。
- 失效判據:包括電氣參數超標、機械結構損壞、防護等級下降等。
- 數據分析:結合試驗數據與失效模式,提出設計改進方案(如增加散熱、更換耐腐蝕材料)。
四、總結
上一篇:吸聲系數和聲阻抗檢測下一篇:密度及允許偏差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7
9
14
14
19
16
18
15
15
19
23
15
16
15
23
18
18
16
18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