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人工氣候加速老化試驗方法概述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分類與指標
1. 物理性能檢測
- 色差(ΔE): 使用色差儀量化樣品表面顏色變化,評估光氧化降解程度。ΔE值越大,褪色或變色越嚴重。
- 光澤度: 通過光澤度儀測量表面反光能力下降,反映涂層粉化或表面粗糙度增加。
- 拉伸強度與斷裂伸長率: 測試材料力學性能的退化,如塑料脆化、橡膠彈性喪失。
- 硬度變化: 利用邵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,檢測材料表面硬化或軟化現象。
- 厚度與重量變化: 監控材料因吸濕、膨脹或收縮導致的尺寸穩定性問題。
2. 化學性能檢測
- 傅里葉紅外光譜(FTIR): 分析材料分子鏈斷裂、官能團氧化(如羰基生成)等化學結構變化。
- 熱重分析(TGA): 測定材料熱穩定性變化,評估分解溫度偏移及殘留物比例。
- 氧化誘導期(OIT): 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(DSC)檢測抗氧化劑消耗速度,預測材料抗老化能力。
3. 表面形貌與微觀結構
- 掃描電鏡(SEM): 觀察表面裂紋、孔洞、剝落等微觀缺陷,揭示材料疲勞失效機理。
- 原子力顯微鏡(AFM): 量化表面粗糙度變化,評估涂層或薄膜的均勻性退化。
4. 功能性指標
- 防水/防油等級(紡織品): 測試織物經老化后疏水性能的下降。
- 電氣絕緣性能(電纜、電子材料): 檢測介電強度、體積電阻率等參數變化,確保絕緣可靠性。
- 透光率(玻璃、塑料薄膜): 評估光學材料因黃化、霧度增加導致的光學性能損失。
5. 耐久性專項測試
- 鹽霧腐蝕(金屬涂層): 結合氣候老化,評估復合環境下的耐腐蝕性。
- 附著力測試(涂料、膠黏劑): 通過劃格法或拉力試驗,檢測涂層與基材結合力的退化。
三、檢測項目的選擇與意義
- 針對性:汽車外飾件需重點關注色差和抗沖擊性,光伏背板則需聚焦透光率和絕緣性能。
- 相關性:檢測項目應與實際使用環境關聯,如沿海地區材料需增加鹽霧老化耦合試驗。
- 標準化:參照ISO 4892(塑料)、ASTM G154(紫外老化)、GB/T 1865(涂料)等標準選取檢測項。
四、數據解讀與老化機理關聯
- 色差ΔE升高 + 羰基峰(FTIR)增強 → 光氧化主導降解;
- 拉伸強度下降 + 表面裂紋(SEM) → 機械應力與紫外協同破壞。
五、結語
上一篇:勻溫灼燒性檢測下一篇:粉末材料(石墨/鎳鈷錳酸鋰/磷酸鐵鋰)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2
14
17
13
12
17
8
11
12
10
10
14
17
19
25
21
24
20
20
22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