抹面膠漿關鍵性能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拉伸粘結強度檢測
1. 檢測意義
- 粘結可靠性:評價膠漿與基層(如保溫板、混凝土)的粘結能力,防止空鼓、脫落。
- 抗裂性能:反映膠漿在溫度應力或外力作用下的抗剝離能力。
2. 檢測標準
- 國內標準:JG/T 149-2018《外墻外保溫用抹面膠漿》
- 國際參考:EN 1348《瓷磚膠粘劑拉伸粘結強度測試方法》
3. 試驗方法
-
- 將膠漿涂抹于標準混凝土板(或EPS/XPS保溫板),粘結面積≥40×40mm,厚度3-5mm。
- 使用專用模具確保厚度均勻,養護條件:溫度(23±2)℃、濕度(50±5)%RH,養護7天。
-
- 電子拉力試驗機(精度±1%),加載速率(5±1)mm/min。
-
- 記錄破壞荷載,計算拉伸粘結強度: ?=??(單位:MPa)σ=AF?(單位:MPa) (F為最大拉力值,A為粘結面積)
-
- 原強度≥0.10MPa(與保溫板);耐水/凍融后強度≥0.08MPa(JG/T 149要求)。
二、壓折比檢測
1. 檢測意義
- 柔韌性評價:反映膠漿抗變形協調能力,壓折比越低,材料柔韌性越好。
- 抗裂關鍵指標:高柔韌性可緩沖基層應力,防止飾面層開裂。
2. 檢測標準
- 抗壓/抗折強度測試:GB/T 17671《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》
- 壓折比計算:JC/T 992-2006《墻體保溫用膨脹聚苯乙烯板膠粘劑》
3. 試驗步驟
-
- 制備40×40×160mm棱柱體試件,振動密實,標準養護28天。
-
- 使用壓力試驗機加載至試件破壞,加載速率2400N/s,記錄最大壓力值。
-
- 三點彎曲法,跨距100mm,加載速率(50±10)N/s,記錄破壞荷載。
-
- 普通型≤3.0;柔韌型≤2.5(依據產品分類標準)。
三、可操作時間檢測
1. 檢測意義
- 施工適用性:確定膠漿攪拌后保持施工性能的時間窗口,避免因硬化導致粘結失效。
- 開放時間控制:指導現場施工節奏,確保刮涂、壓實等工序的有效完成。
2. 檢測依據
- JGJ 144-2019《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》
- EN 1346《瓷磚膠粘劑開放時間的測定》
3. 試驗方法
-
- 按廠家推薦水灰比攪拌,記錄初始時間(t?)。
-
- 每隔15分鐘刮涂試板(尺寸同拉伸試驗),每次制備3組試樣,標準養護7天。
-
- 測試各時間點試樣的拉伸粘結強度,當強度下降超過初始值10%時,判定為可操作時間終點。
-
- 普通抹面膠漿≥1.5小時;快干型產品≥0.5小時(需滿足設計及施工需求)。
四、檢測結果應用與問題診斷
檢測項目 | 不合格后果 | 改進措施 |
---|---|---|
拉伸粘結強度低 | 空鼓脫落風險 | 調整聚合物乳液摻量,優化骨料級配 |
壓折比過高 | 飾面層開裂 | 增加纖維素醚或乳膠粉提升柔韌性 |
可操作時間不足 | 施工困難、粘結失效 | 調整緩凝劑類型或摻量,優化保水組分 |
五、檢測注意事項
- 環境控制:所有試驗需在標準實驗室環境(23±2℃, 50±5%RH)中進行。
- 基底處理:測試前需對混凝土板進行界面處理(如打磨、清潔)。
- 設備校準:定期校驗拉力機、壓力機,確保量值溯源準確。
- 數據記錄:記錄破壞界面類型(內聚破壞或界面破壞),輔助分析失效機理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4
12
14
17
17
17
19
19
19
19
22
22
20
22
15
20
16
18
14
16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