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屬、非金屬材料及其零部件、復合材料與電子元器件的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金屬材料及零部件的檢測項目
1. 機械性能測試
- 拉伸試驗:測定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、斷后伸長率、斷面收縮率。
- 硬度試驗(布氏、洛氏、維氏):評估材料表面抗壓能力。
- 沖擊試驗(夏比沖擊、落錘沖擊):測試材料韌性和抗脆斷性能。
- 疲勞試驗:模擬循環載荷下的耐久性,預測壽命。
- 彎曲試驗/扭轉試驗:評估材料抗變形能力。
2. 化學成分分析
- 光譜分析(ICP-OES、XRF)及碳硫分析儀測定元素含量。
- 氣體含量分析(如氫、氧、氮對航空航天材料的影響)。
3. 微觀組織與金相分析
- 金相顯微鏡:觀察晶粒度、相組成、夾雜物分布。
- 掃描電鏡(SEM):分析斷口形貌及微觀缺陷。
4. 無損檢測(NDT)
- 超聲波檢測:探傷、厚度測量。
- 射線檢測(X射線、γ射線):檢測內部氣孔、裂紋。
- 磁粉檢測/滲透檢測: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識別。
5. 耐腐蝕性測試
- 鹽霧試驗(中性/酸性)、晶間腐蝕試驗(如不銹鋼的硫酸-硫酸銅法)。
- 電化學測試(極化曲線、阻抗譜)。
二、非金屬材料及零部件的檢測項目
1. 高分子材料(塑料、橡膠)
- 力學性能:拉伸強度、撕裂強度、壓縮永久變形。
- 熱性能:熱變形溫度(HDT)、熔融指數(MFI)、玻璃化轉變溫度(DSC)。
- 老化性能:紫外老化、濕熱老化、臭氧老化試驗。
- 燃燒性能:氧指數、垂直燃燒(UL94)、煙密度。
- 電性能:體積/表面電阻率、介電強度。
2. 陶瓷材料
- 抗彎強度(三點/四點彎曲法)。
- 耐磨性(如球盤摩擦試驗)。
- 熱震穩定性(高溫驟冷循環測試)。
- 介電常數與損耗角正切(高頻應用關鍵指標)。
3. 玻璃材料
- 透光率與霧度:光學性能測試。
- 抗沖擊性(落球試驗)。
- 化學穩定性(耐酸/堿腐蝕測試)。
三、復合材料檢測項目
1. 物理性能
- 纖維含量與分布(灼燒法、顯微圖像分析)。
- 孔隙率測定(密度法、顯微鏡觀測)。
2. 力學性能
- 層間剪切強度(短梁剪切試驗)。
- 壓縮強度(端部加載法)。
- 沖擊后壓縮強度(CAI):航空復合材料關鍵指標。
3. 界面性能
- 纖維/基體界面結合強度(單絲拔出試驗、微脫粘試驗)。
4. 環境適應性
- 濕熱循環后的力學性能保留率。
- 紫外線/鹽霧環境下的老化評估。
四、電子元器件檢測項目
1. 電氣性能測試
- 基本參數:電阻、電容、電感值,導通阻抗。
- 高頻特性:S參數、插入損耗、回波損耗(網絡分析儀)。
- 功率耐受性:最大功耗、擊穿電壓。
2. 環境可靠性測試
- 溫度循環(-55°C~125°C快速溫變)。
- 濕熱試驗(85°C/85%RH,1000小時)。
- 機械振動/沖擊(模擬運輸及使用環境)。
3. 失效分析
- 顯微觀察(SEM/EDX分析污染物)。
- 熱成像:定位過熱故障點。
- 開封分析(Decapsulation):芯片內部結構檢驗。
4. 安全與合規性測試
- EMC測試:輻射發射、抗擾度(如IEC 61000系列)。
- RoHS/WEEE檢測:有害物質限制(XRF篩查+化學分析)。
五、檢測標準與設備參考
檢測類型 | 常用標準 | 典型設備 |
---|---|---|
金屬力學性能 | ASTM E8/E21, ISO 6892 | 萬能試驗機、沖擊試驗機 |
高分子熱性能 | ISO 11357 (DSC) | 熱分析儀、熔融指數儀 |
復合材料層間強度 | ASTM D2344 | 短梁剪切夾具 |
電子元器件可靠性 | MIL-STD-883, JEDEC | 高低溫試驗箱、振動臺 |
六、總結
上一篇:密度偏差檢測下一篇:波長準確度及重復性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9
11
15
13
16
11
14
15
21
15
18
15
16
13
10
19
13
27
15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