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發射極小信號正向電流傳輸比(hFE)的檢測項目與方法
一、引言
二、檢測項目的意義
-
- 目的:驗證晶體管能否提供足夠的電流增益,避免因hFE過低導致驅動能力不足、信號失真等問題。
- 應用場景:低功耗放大電路、開關電路中的導通閾值驗證。
-
- 目的:防止hFE過高引發熱失控、噪聲敏感或電路振蕩(如高頻應用)。
- 適用條件:高增益放大器、精密模擬電路設計等需嚴格限制增益范圍的場景。
三、檢測設備與測試條件
-
- 晶體管特性圖示儀:直接測量hFE曲線并生成輸出特性圖。
- 數字萬用表(帶hFE檔):快速篩選大批量器件。
- 信號源與示波器組合:適用于小信號動態hFE測試(頻率范圍:1 kHz–100 kHz)。
- 溫度控制箱:評估溫度對hFE的影響(典型范圍:-40°C至+85°C)。
-
- 靜態工作點設置:???VCE?通常設定為5V(根據器件規格調整)。
- 小信號輸入:基極電流??IB?為µA級(如10 µA–100 µA),避免進入非線性區。
- 環境控制:室溫(25°C±2°C)、濕度<60% RH(參考IEC 60747標準)。
四、檢測步驟與關鍵參數
-
- 步驟1:設定???=5?VCE?=5V,逐步增加??IB?直至??IC?達到規格書標稱值的10%(如2N3904的??=1??IC?=1mA)。
- 步驟2:記錄此時???(???)=??/??hFE(min)?=IC?/IB?,比對規格書要求(如2N3904的???(???)=40hFE(min)?=40)。
- 關鍵點:確保測試點避開飽和區(???≥1?VCE?≥1V)。
-
- 步驟1:在???=5?VCE?=5V下,掃描??IB?范圍(如1 µA至1 mA),繪制???−??hFE?−IC?曲線。
- 步驟2:識別hFE峰值點(通常在??=1??–10??IC?=1mA–10mA區間),記錄???(???)hFE(max)?。
- 驗證條件:若應用電路要求限制最大增益,需在峰值點進行長期穩定性測試。
五、數據分析與判據
-
- 最小值合格線:實測???(???)≥標稱值下限hFE(min)?≥標稱值下限(如標稱hFE=40–300,下限為40)。
- 最大值合格線:若應用要求限制,需滿足???(???)≤設計允許上限hFE(max)?≤設計允許上限(如某些射頻電路要求hFE≤250)。
-
- 低溫(-40°C)下hFE可能下降20%,高溫(+85°C)下可能上升50%,需結合應用環境修正合格范圍。
六、注意事項與常見問題
-
- 使用屏蔽電纜降低外部噪聲。
- 在探頭接地端就近連接,避免地環路干擾。
-
- 同一型號不同批次的hFE可能存在±30%波動,建議抽樣率≥5%。
-
- hFE過低:可能因封裝缺陷或摻雜工藝偏差。
- hFE過高:常見于摻雜濃度異常或結溫失控。
七、
- 典型測試電路圖(共發射極配置下的hFE測量)
- hFE隨溫度變化曲線示例
- IEC 60747-1標準中hFE測試條款摘要
上一篇:引出端強度-彎曲檢測下一篇:正向峰值電壓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49
43
42
45
41
45
44
40
48
47
39
47
56
44
42
41
43
32
23
23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