鍍覆孔耐熱沖擊檢測項目詳解
引言
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
1. 溫度循環測試(Thermal Cycling Test)
- 目的:模擬極端溫度變化下鍍覆孔的結構穩定性。
- 方法:
- 溫度范圍:根據應用場景選擇,如-55℃至+125℃(汽車電子)、0℃至+100℃(消費電子)。
- 循環次數:通常為100~1000次,每次循環包括升溫、高溫保持、降溫、低溫保持四個階段。
- 設備:高精度熱沖擊試驗箱。
- 評判標準:
- 鍍覆孔無開裂、孔壁分離或樹脂收縮。
- 電氣連通性保持(電阻變化≤10%)。
2. 熱沖擊后電氣性能測試
- 目的:驗證熱沖擊后鍍覆孔的導電能力。
- 測試項目:
- 導通電阻測試:使用四線制微歐計測量孔內銅層電阻。
- 絕緣電阻測試:檢測孔與周圍導體間的絕緣性(≥1×10^8Ω)。
- 關鍵點:對比熱沖擊前后的數據,分析電阻變化趨勢。
3. 顯微結構分析
- 目的:觀察鍍層微觀缺陷(裂紋、孔洞、分層等)。
- 方法:
- 切片制備:垂直/水平切割鍍覆孔,研磨拋光至鏡面。
- 顯微成像:使用金相顯微鏡或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觀察孔壁鍍層厚度、均勻性及界面結合情況。
- 評判標準:
- 銅層厚度≥25μm(IPC-6012標準)。
- 無裂紋或孔壁剝離現象。
4. 機械強度測試
- 目的:評估鍍層與基材的結合力。
- 測試方法:
- 拉伸測試:通過專用夾具對鍍覆孔施加軸向拉力,記錄斷裂強度(≥300N為合格)。
- 熱應力測試:將樣品浸入288℃焊錫10秒,觀察是否出現爆板或鍍層脫落。
- 失效模式:鍍層與基材分離、孔壁撕裂。
5. 耐濕性測試
- 目的:驗證濕熱環境下鍍覆孔的抗腐蝕能力。
- 方法:
- 將樣品置于85℃/85%RH環境中48小時,隨后進行熱沖擊測試。
- 評判標準:無氧化腐蝕或導電性能下降。
6. 加速老化測試
- 目的:預測鍍覆孔在長期使用中的可靠性。
- 方法:高溫存儲(如125℃/1000小時)后檢測性能衰減。
- 關鍵參數:銅層晶粒結構變化(通過SEM-EDS分析)。
檢測標準與規范
- 國際標準:
- IPC-TM-650 2.6.7:鍍覆孔熱沖擊測試方法。
- JEDEC JESD22-A104:溫度循環試驗標準。
- IEC 60068-2-14:環境試驗規范。
- 行業要求:
- 汽車電子需滿足AEC-Q100標準(溫度循環≥500次)。
- 航空航天領域參考MIL-STD-883。
結果分析與改進方向
- 典型失效模式:
- 孔壁銅層裂紋(熱膨脹系數不匹配導致)。
- 樹脂基材與銅層分離(結合力不足)。
- 鍍層厚度不均導致局部過熱失效。
- 工藝優化建議:
- 調整電鍍液配方以提高鍍層延展性。
- 優化鉆孔工藝減少孔壁粗糙度。
- 采用高Tg(玻璃化轉變溫度)基材降低熱應力。
上一篇:機械試驗檢測下一篇:錫焊性可焊性耐焊接熱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7
13
15
19
20
15
18
22
24
29
26
19
25
32
28
32
30
39
44
4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