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電壓限定值檢測技術指南
引言
一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過壓保護(OVP)檢測
- 定義:檢測電路是否能在輸入電壓超過上限時觸發保護機制(如斷開電源或切換旁路)。
- 測試方法:
- 使用可編程電源逐步升高輸入電壓至標稱最大值的105%~120%。
- 記錄保護動作的觸發電壓值及響應時間。
- 標準要求:需符合IEC 61000-4-11等國際標準中的瞬態過壓測試規范。
- 典型場景:電網波動、雷擊浪涌、負載突變。
2. 欠壓保護(UVP)檢測
- 定義:驗證設備在輸入電壓低于下限時的保護功能(如關機或進入低功耗模式)。
- 測試方法:
- 逐步降低輸入電壓至標稱最小值的80%~90%。
- 檢測系統能否正常告警或切換備用電源。
- 關鍵指標:欠壓滯回區間(防止頻繁切換)。
3. 瞬態電壓抗擾度測試
- 檢測內容:
- ESD(靜電放電):模擬人體或設備靜電放電對輸入端的影響(參考IEC 61000-4-2)。
- 浪涌(Surge):測試電源線遭受雷擊或大電流沖擊時的耐受能力(IEC 61000-4-5)。
- EFT(電快速瞬變脈沖群):驗證設備對開關觸點抖動等高頻干擾的抑制能力(IEC 61000-4-4)。
4. 輸入電壓頻率穩定性
- 適用場景:交流供電設備(如50Hz/60Hz電網)。
- 檢測要點:
- 在±2Hz頻率偏移下,測試設備的工作狀態和輸出特性。
- 監測電源模塊的鎖相環(PLL)同步能力。
5. 諧波失真耐受性
- 定義:檢測設備在輸入電壓含諧波畸變時的穩定性。
- 測試方法:
- 向輸入端注入3%~20%總諧波失真(THD)信號。
- 分析設備效率、發熱量及控制邏輯是否異常。
二、輔助檢測項目
6. 輸入隔離耐壓測試
- 目的:驗證輸入端與外殼/其他電路間的絕緣強度。
- 標準:依據UL 60950-1,施加1~3kV交流電壓持續1分鐘,漏電流需<10mA。
7. 溫度影響下的閾值漂移
- 測試方法:
- 在高低溫試驗箱(-40℃~+85℃)中重復過壓/欠壓測試。
- 校準電壓檢測電路的溫漂補償機制。
8. 容差測試
- 內容:評估電壓檢測電路的元器件精度(如電阻分壓網絡誤差、比較器遲滯范圍)。
- 設計要點:需考慮±5%的元器件容差疊加影響。
三、動態性能檢測
9. 響應時間測試
- 關鍵參數:
- 過壓保護動作延遲(通常要求<10ms)。
- 故障解除后的自恢復時間。
- 設備:需使用高速示波器捕捉電壓瞬態波形。
10. 多路輸入一致性檢測
- 適用場景:多相電源或多路冗余供電系統。
- 測試方案:分別對各路輸入施加極限電壓,驗證均衡性和獨立性。
四、長期可靠性驗證
11. 老化測試
- 方法:在極限電壓條件下持續工作500~1000小時,監測檢測電路參數漂移。
- 失效模式:分壓電阻阻值變化、電容容量衰減、比較器基準偏移。
五、測試設備與工具
設備類型 | 用途 | 示例型號 |
---|---|---|
可編程交流/直流電源 | 模擬輸入電壓變化 | Keysight AC6800系列 |
示波器 | 捕捉瞬態響應波形 | Tektronix MSO5系列 |
浪涌發生器 | 施加高壓脈沖 | EM TEST NSG 4060 |
數據記錄儀 | 長期監測電壓閾值穩定性 | Yokogawa GL240 |
- 《IEC 61000-4 電磁兼容性測試標準》
- 《電源設計中的電壓監測電路優化方法》(IEEE Trans. Power Electronics)
轉成精致網頁
上一篇:光發射器件的半強度角和角偏差檢測下一篇:噪聲系數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1
9
12
16
17
15
15
20
16
22
12
19
17
19
20
21
19
17
20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