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檢測項目
-
- 定義:材料接觸火源至開始持續燃燒所需的時間。
- 測試方法:通過標準火源(如丙烷噴燈)接觸樣品表面,記錄燃燒起始時間(如ISO 5657)。
- 意義:點燃時間越長,材料的抗引燃性越好,防火性能更優。
-
- 定義:火焰沿材料表面擴展的速度。
- 測試方法:在特定輻射熱通量下(如ASTM E84隧道試驗),測量火焰蔓延距離與時間的關系。
- 意義:速率越低表明材料抑制火勢擴展的能力越強,適用于建筑隔斷材料評估。
-
- 定義:燃燒后材料被燒毀的長度或面積百分比。
- 測試方法:垂直燃燒測試(如UL 94、GB/T 5455),測量樣品燃燒后的碳化區域。
- 意義:損毀程度越小,材料的阻燃性能越高。
-
- 定義:移開火源后,材料持續有焰燃燒(續燃)或無焰灼燒(陰燃)的時間。
- 測試方法:標準垂直燃燒試驗(如ASTM D6413),記錄火焰熄滅所需時長。
- 意義:時間越短,材料自熄性越好,火災中二次引燃風險低。
二、熱釋放與煙霧特性
-
- 測試設備:錐形量熱儀(ISO 5660)。
- 意義:衡量材料燃燒時釋放熱量的速度,直接影響火勢發展,是火災危險性評估的核心參數。
-
- 定義:材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總熱量。
- 應用:用于評估材料對火災規模的潛在貢獻。
-
- 測試標準:ISO 5659-2。
- 意義:煙霧會阻礙逃生并引發窒息,低煙材料是地鐵、航空等封閉空間的強制要求。
-
- 檢測方法:傅里葉紅外光譜(FTIR)或氣體分析儀。
- 重要性:毒性氣體是火災致死主因,符合歐盟EN 45545等標準可降低人身風險。
三、專項測試方法
-
- 適用材料:塑料、電子元件絕緣材料。
- 分級標準:V-0、V-1、V-2等級,V-0表示10秒內自熄且無熔滴。
-
- 定義:維持材料燃燒所需的最低氧氣濃度(如GB/T 2406)。
- 應用:OI>28%為高阻燃材料,適用于航空內飾等高安全場景。
-
- 等級劃分:A(不燃)、B1(難燃)、B2(可燃)、B3(易燃)。
- 測試項目:包含燃燒增長速率、煙氣毒性等多指標綜合評價。
四、應用領域與標準依據
- 建筑行業:GB 8624、EN 13501-1,側重火焰蔓延和熱釋放。
- 紡織品:GB/T 5455(垂直法)、16 CFR 1610(美國服裝阻燃標準)。
- 汽車/航空:FMVSS 302、EN 45545-2,嚴控煙霧毒性及熱釋放。
- 電子電器:IEC 60695系列,評估絕緣材料耐燃性。
五、檢測意義
- 合規性:滿足各國消防法規(如中國強制性認證CCC、歐盟CPR)。
- 安全性優化:通過數據改進配方,提升材料阻燃等級。
- 風險評估:量化火災發生時材料的危險性,指導應急預案制定。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13
12
10
16
18
11
14
15
14
15
23
18
19
26
23
20
22
23
24
17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