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物理指標檢測
-
- 檢測意義:反映水中固體顆粒含量,直接影響管道堵塞、設備腐蝕及感官指標。
- 標準限值:工業回用通常要求SS≤10 mg/L,景觀用水≤5 mg/L(GB/T 18920-2020)。
-
- 檢測意義:表征水體透明度,影響消毒效率和感官評價。
- 推薦范圍:綠化灌溉≤5 NTU,生活雜用≤1 NTU。
-
- 檢測意義:衡量水體顏色污染程度,間接反映有機物或重金屬殘留。
- 限值要求:城市雜用水色度≤30度(鉑鈷色度單位)。
二、化學指標檢測
-
- 檢測意義:影響水體腐蝕性、化學反應效率及微生物活性。
- 控制范圍:6.5~8.5(多數回用場景通用)。
-
- 檢測意義:COD表征總有機物含量,BOD5反映可生物降解有機物濃度。
- 典型限值:工業循環水COD≤60 mg/L;農田灌溉BOD5≤100 mg/L(GB 5084-2021)。
-
- 檢測意義:防止水體富營養化,尤其對景觀水體和生態補水至關重要。
- 示例標準:地表Ⅳ類水TN≤1.5 mg/L,TP≤0.3 mg/L。
-
- 檢測意義:防止重金屬在環境中積累,危害人體及生態。
- 嚴格限值:灌溉用水中砷≤0.1 mg/L,鎘≤0.01 mg/L(GB 5084-2021)。
三、生物與衛生學指標
-
- 檢測意義:評價水體病原微生物污染風險。
- 限值要求:城市綠化≤1000個/L,人體接觸類景觀水≤200個/L。
-
- 檢測意義:確保消毒效果,抑制管網中微生物再生。
- 控制范圍:管網末端余氯≥0.05 mg/L。
四、特殊用途針對性檢測
-
- 電導率:影響設備結垢(如冷卻水要求≤1000 μS/cm)。
- 氯離子(Cl?):高濃度腐蝕金屬(鋼鐵行業要求Cl?≤250 mg/L)。
-
- 鹽分(EC值):防止土壤鹽漬化(EC≤3.0 dS/m)。
- 石油類物質:影響作物生長(限值≤10 mg/L)。
-
- 全氟化合物(PFAS):新興污染物檢測,防止地下水污染。
- 放射性指標(α/β射線):保障長期生態安全。
五、檢測方法與技術
-
- COD采用重鉻酸鉀法(HJ 828-2017),BOD5采用稀釋接種法(HJ 505-2009)。
-
- 應用紫外吸收光譜(UV254)實時監測有機物,離子色譜法(IC)分析陰離子。
-
- 便攜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,支持現場測定pH、溶解氧、氨氮等指標。
六、數據處理與回用率計算
七、提升回用率的建議
- 優化處理工藝:針對目標污染物選擇“膜生物反應器(MBR)+臭氧氧化”組合工藝。
- 分級利用策略:按水質等級分配至不同用途(如高標準水用于精密工業,低標準水用于道路清洗)。
- 智能監測網絡:建立物聯網水質監控平臺,實現異常數據預警與調控。
上一篇:總鐵檢測下一篇:織物起毛起球性能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49
47
53
50
58
54
48
23
23
15
23
21
21
17
15
18
17
15
17
21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