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磨耗率檢測的核心檢測項目
-
- 載荷與壓力:模擬實際工況下的受力范圍(如0.5N至1000N)。
- 摩擦介質:砂紙、金屬磨盤、砂礫等不同摩擦對的選用。
- 運動形式:滑動摩擦、滾動摩擦或沖擊摩擦模式的選擇。
-
- 粘著磨損:材料表面因微觀粘附導致的顆粒脫落。
- 磨粒磨損:硬質顆粒侵入表面造成的劃痕與剝落。
- 疲勞磨損:循環載荷下材料表層的裂紋擴展。
- 腐蝕磨損:化學環境與機械作用的協同破壞。
-
- 質量損失率:單位時間或摩擦距離下的質量減少量(mg/km或mg/cycle)。
- 體積磨損量:通過三維形貌儀測量磨損區域的體積變化。
- 表面粗糙度變化:摩擦前后表面輪廓的平均粗糙度(Ra值)對比。
- 摩擦系數動態監測:實時記錄摩擦過程中的阻力變化曲線。
-
- 溫度與濕度:高溫(如150℃)或低溫(-40℃)環境下的磨耗性能差異。
- 液體介質:油、水、酸堿溶液中的耐腐蝕磨損測試。
-
- 輪胎行業:濕滑路面與干路面磨耗率對比。
- 電子器件:微納米尺度下的摩擦界面分析(如MEMS器件)。
- 航空航天:高真空或極端溫度條件下的耐磨性驗證。
二、磨耗率檢測方法與儀器
-
- Taber磨耗試驗機:通過旋轉磨輪模擬多向摩擦,適用于塑料、涂層。
- DIN磨耗試驗機:采用砂紙摩擦,用于鞋底、橡膠制品的標準化測試。
- 往復式摩擦試驗機:模擬線性往復運動,檢測金屬與復合材料的疲勞磨損。
- 球-盤式摩擦儀:納米級精度,適合薄膜材料的微觀磨損分析。
-
- 樣品制備(尺寸標準化、表面清潔處理);
- 設定測試參數(載荷、轉速、循環次數);
- 執行摩擦試驗并實時采集數據;
- 后處理分析(質量稱量、顯微鏡觀測、3D形貌重建)。
三、磨耗率檢測標準與規范
-
- ASTM D1044:塑料透明材料的抗劃傷測試標準。
- ISO 4649:橡膠材料DIN磨耗試驗方法。
- GB/T 9867:中國橡膠耐磨性測試國家標準。
-
- 輪胎行業:DOT、ECE R117濕滑路面磨耗標準。
- 金屬工業:ASTM G99 球-盤摩擦試驗規范。
四、檢測結果的應用價值
- 質量控制:確保產品(如輪胎、機械零件)達到設計壽命要求。
- 材料研發:指導新型耐磨材料(如石墨烯增強復合材料)的開發優化。
- 失效分析:通過磨損形貌判斷設備故障原因(如潤滑失效或材料缺陷)。
五、
轉成精致網頁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43
46
48
38
41
43
46
50
43
38
46
39
46
48
58
51
51
44
50
55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