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紅扇頭蜱(Rhipicephalus sanguineus)成蟲形態鑒定檢測項目詳解
一、樣本預處理與觀察條件
-
- 采集宿主體表(犬類為主)或環境中的成蟲,置于70%乙醇中固定,避免肢體損傷。
- 需清除體表附著物(泥土、血痂)以清晰觀察形態細節。
-
- 使用體視顯微鏡(10×–40×放大倍數),配備環形光源以減少反光。
- 載玻片臨時制片(甘油透明處理)用于口器、肛溝等細節觀察。
二、成蟲形態檢測核心項目
1. 外觀整體特征
-
- 未吸血成蟲體長:雌性約3.5–4.5 mm,雄性2.8–3.5 mm;吸血后雌性可達15 mm。
- 體色:未吸血時呈紅褐色,吸血后轉為灰褐色。
-
- 雌性:盾板僅覆蓋體背前1/3,表面密布點狀凹陷( punctations),邊緣清晰。
- 雄性:盾板覆蓋整個背面,具褐紅色釉質樣光澤,后側緣有放射狀條紋。
2. 口器(Capitulum)結構
-
- 六邊形,兩側緣略微凸出,基突(cornua)短鈍。
- 須肢(Palps)第二節外側延伸呈明顯“耳狀”突起(圖1A)。
-
- 外露部分呈鋸齒狀,適于切割宿主皮膚。
3. 腹部結構與附屬器官
-
- 位于肛門前方,呈馬蹄形,開口朝后(與鐮形扇頭蜱的“U”形開口鑒別)。
-
- 橢圓形,氣門斑(macula)位于中部偏后,周圍有密集小室結構。
-
- 雌性位于腹面第Ⅱ–Ⅲ基節間,呈橫向裂隙;雄性為半月形。
4. 附肢特征
- 基節(Coxa)
- 第Ⅰ基節具分叉的粗大內距(internal spur);第Ⅳ基節外距退化。
- 附節(Tarsus)
- 第Ⅰ對足附節端部具發達爪墊(pulvilli),適應攀附宿主毛發。
三、關鍵鑒別診斷項目
-
- 肛溝形態:血紅扇頭蜱肛溝開口朝后,鐮形種開口朝前。
- 假頭基基突:鐮形種基突尖銳,血紅種基突鈍圓。
-
- 體形:短頭種體型更短,盾板點狀凹陷稀疏。
四、誤差控制與注意事項
-
- 若口器或足部殘缺,需結合氣門板、肛溝等殘留結構綜合判斷。
-
- 雌性吸血后盾板比例變化可能誤導鑒定,需參考未吸血標本對照。
-
- 不同地區種群可能在體色、體表紋路上存在差異,需結合分子鑒定(如COI基因測序)輔助確認。
五、檢測報告要點
-
- 需包含盾板尺寸、肛溝形態、氣門板特征等量化描述。
-
- 附顯微照片(背腹面、口器、肛溝局部),標注關鍵鑒別特征。
六、應用價值
- Walker, J.B. et al. (2014). The Genus Rhipicephalus: A Guide to the Brown Ticks. Springer.
- Estrada-Peña, A. et al. (2017). "Morphological Key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Rhipicephalus spp." Ticks and Tick-borne Diseases, 8(1): 13-22.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50
48
49
64
44
48
47
49
53
45
48
55
57
44
44
31
35
31
24
28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