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檢測依據
二、核心檢測項目
1. 感官要求
- 項目內容:
- 外觀清潔度:表面無食物殘渣、油污、水漬等污染物。
- 無異味:不得有洗滌劑、消毒劑殘留或其他刺激性氣味。
- 檢測方法:目測結合嗅覺判斷。
- 意義:感官指標是消費者最直觀的判斷依據,直接影響使用體驗。
2. 微生物指標
- 大腸菌群
- 檢測方法:發酵法或紙片法(定性檢測)。
- 標準限值:不得檢出/50cm²。
- 沙門氏菌
- 檢測方法: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及生化鑒定。
- 標準限值:不得檢出/50cm²。
- 其他致病菌(如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志賀氏菌等)需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檢測。
3. 理化指標
- 游離性余氯(適用于含氯消毒劑)
- 檢測方法:鄰聯甲苯胺比色法或便攜式余氯儀。
- 標準限值:≤0.03mg/100cm²。
-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(如烷基苯磺酸鈉)
- 檢測方法:亞甲藍分光光度法。
- 標準限值:≤0.1mg/100cm²。
- 甲醛殘留(部分消毒劑或劣質塑料制品釋放)
- 檢測方法: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。
- 標準限值:不得檢出。
4. 其他專項檢測
- 重金屬溶出(陶瓷、玻璃類餐具)
- 檢測鉛(Pb)、鎘(Cd)等重金屬遷移量,參考《GB 4806.4-2016 食品接觸用陶瓷制品》。
- 熒光增白劑(紙質餐具)
- 紫外燈下觀察是否有藍白光,或通過高效液相色譜法(HPLC)定量分析。
- 物理性能(如密胺餐具)
- 檢測耐磨性、耐高溫性及抗沖擊強度,確保使用中不易破損。
三、檢測注意事項
- 采樣方法:
- 無菌操作,按消毒批次隨機抽取樣本(通常每批次≥3件)。
- 采樣部位需覆蓋餐飲具內壁、邊緣等易污染區域。
- 檢測頻率:
- 餐飲單位應每日自查感官指標,微生物及理化指標每月至少送檢一次。
- 結果判定:
- 任一項目不合格即判定整批次不合格,需重新消毒或召回。
四、常見問題與改進建議
- 問題1:大腸菌群檢出率高
- 原因:消毒溫度/時間不足或沖洗不徹底。
- 改進:核查消毒設備參數,加強沖洗水壓及流量。
- 問題2:洗滌劑殘留超標
- 原因:自動洗碗機配比不當或漂洗次數不足。
- 改進:優化洗滌程序,定期維護設備。
五、結語
上一篇:糙米長度檢測下一篇:異品種粒、瘦小粒、硬實粒檢測


材料實驗室
熱門檢測
39
36
48
33
33
24
23
24
28
15
22
22
19
25
22
32
26
21
32
34
推薦檢測
聯系電話
400-635-0567